我今重踏邯郸道,没踝黄尘甘踯躅。
何时归棹向江南,万斛春波饮寒绿。
我今重踏邯郸道,没踝黄尘甘踯躅。
何时归棹向江南,万斛春波饮寒绿。
注释与赏析:
- 我: 主语,指作者本人。
- 今: 动词,表示现在的意思。
- 重踏邯郸道: 再次踏上邯郸的道路,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或回访。
- 没踝黄尘: 形容黄沙覆盖到脚踝。
- 甘: 副词,愿意,乐意。
- 踯躅: 徘徊不前的样子,此处形容行走在尘土中。
- 何时: 疑问代词,什么时候,表达期待之意。
- 归棹: 归来的船桨,比喻回家的意愿。
- 向: 介词,朝着,表示方向。
- 江南: 古代对中国东南地区的称呼,此处特指诗人家乡所在的南方地区。
- 万斛: 形容数量巨大。
- 春波: 春天的波浪,常用来比喻生机勃勃的景象。
- 饮: 动词,享受、品尝。
- 寒绿: 寒冷的颜色,这里用来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色,带有一丝凉意和生机。
赏析:
这首诗以“我今重踏邯郸道”开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通过“没踝黄尘甘踯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跋涉于黄尘之中的场景,展现了他对于旅途艰辛的坦然态度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接着两句“何时归棹向江南,万斛春波饮寒绿”则转入对未来的期许,渴望能够重返故土,享受那温暖的春日风光。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故乡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