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公昔年置书藏,山僧掇拾犹殷勤。
文宗万帙归劫火,大府充耳不欲闻。
焦山四首
昔年阮公书藏,僧拾犹勤;文宗遗卷归劫。
译文:
阮公当年藏书于焦山,山中和尚仍殷勤搜寻;文宗万卷经书遭火焚毁,大官却充耳不闻。
注释:
- 阮公:指东晋时期著名的文人阮籍,字嗣宗,他曾任尚书郎等职,但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隐居于山水之间,与诗中的“置书藏”相对应。
- 山僧:指居住在山上的僧人,他们常常对古迹进行保护和修缮。
- 万帙:形容书籍众多,帙是指古代书籍的装帧,万帙即表示数量之多。
- 劫火:佛教术语,指火灾毁灭一切有形之物。在这首诗中,劫火代指战火或自然灾害,使得珍贵的文献遭受破坏。
- 文宗:泛指有文化地位的人或朝代,此处指历史上有名的文人或朝代。
- 充耳:原意是塞住耳朵,不让外界声音传入,这里比喻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阮籍与山僧、文宗与大府的行为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现代社会冷漠态度的批评。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引发读者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