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宫中枉自焚,灵狸蜚语尚传闻。
只馀快雪堂中帖,玉匣缣囊护墨云。

涿州四首

实录宫中枉自焚,灵狸蜚语尚传闻。

只馀快雪堂中帖,玉匣缣囊护墨云。

诗意赏析

本诗是清朝缪荃孙的《涿州四首》之一。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文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感慨。首句“实录宫中枉自焚”,意味着历史上某些记载或书籍在宫内被烧毁,但真相未必被完全抹去。第二句“灵狸蜚语尚传闻”,则反映了即便在官方的压制下,民间仍然流传着与事实不符的谣言。第三句“只馀快雪堂中帖”,说明只有那些珍贵的文献和资料得以保留,它们如同雪中的梅花一样珍贵。最后一句“玉匣缣囊护墨云”,则描绘了这些文献的保存状态,如宝石般珍贵,用丝绸袋子保护,以抵御外界的侵蚀。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切关注和崇高敬意。

译文

实录宫中枉自焚,灵狸蜚语尚传闻。
只馀快雪堂中帖,玉匣缣囊护墨云。

注释

  1. 实录宫中枉自焚:指历史上某些记录或书籍因政治原因而被销毁。
  2. 灵狸蜚语尚传闻:传说中有关于某物或某人的故事,虽然已经被遗忘,但仍然被人们口耳相传。
  3. 只馀快雪堂中帖:只剩下存放在快雪堂中的珍贵文献资料。
  4. 玉匣缣囊护墨云:使用精美的玉匣和丝绸袋来保护这些文献,防止其受到外界的破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以“实录宫中枉自焚”开篇,暗示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记录被毁,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对文化的影响。然而,紧接着的“只馀快雪堂中帖”,则展现了在艰难环境下,仍有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努力和成就。

诗中的“快雪堂中帖”不仅是物理上的文物,更是文化意义上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见证了历史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思考。这种珍视和保护文化的行为,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文化责任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传达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应该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这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鼓舞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