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
【注释】 取士较文字:科举考试中,以文章、诗赋等为主要考察对象。 得失常参半:得到的名次和实际水平相差无几。 秀才不知书:指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达士叹:有见识之人的叹息。 推己未:推己及人,意即推己及物。 遗文时撷玩:指时时翻阅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 尺璧宝璆琳:形容玉器精美。 珍木弃樗散:比喻优秀的人才被埋没在庸碌之辈当中。 庚辰真继起:庚辰年出现了真正的英才。 前后遥为伴
亭子垭 万山清入梦,拍手唤不醒。 百折复千梯,势与升天等。 古藤牵我衣,怪石压我顶。 苔涩腥红滑,竹瘦寒绿挺。 风酸疑裂指,泥深或没胫。 云散一回首,苍然城郭迥。 野者荷锄来,亦复辟畦町。 译文: 亭子的垭口,群山清澈如梦,仿佛能用手拍醒,却无法唤醒沉醉的梦境。 曲折的道路如同攀登千层阶梯,其险峻之状足以媲美登天的艰难。 古老的藤蔓缠绕着我的衣服,奇形怪状的石头压在我头顶。 苔藓湿润且滑腻
题陶心云同年稷山访碑图稷山楼主海上来,贻我宝刻同琼瑰。 媵之长歌更奇绝,逸气磊落浮云开。 昔年杜老探奇迹,刻画琳琅出丛碧。 避兵何处吊钱王,此是建初元载石。 偏旁点画考订频,廿字三韵通先真。 大吉岂徒摹吉语,祓除不洁招灵神。 君今怀古嗜幽访,翘企前修敢多让。 手携毡墨踏云来,姓名题遍青萝嶂。 一千八百又五年,石花墨汁长新鲜。 近时翁王昔欧赵,眼福辄欲夸前贤。 从来古刻江南少,烽火经年幸长保。
烟霞洞位于山东烟台牟平区昆嵛山西北隅的烟霞山际。下面将结合该诗进行解析: 1. 诗句原文:匼匝四山合,如絮云气蒸。东风何浩荡,雨势尤奔腾。春泥多滑澾,磴道尤淩兢。拾足真蚁附,联臂同猱升。佛手与象鼻,形似世所称。造象始吴越,千官塔几层。 2. 诗意解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烟霞洞周围的自然景象,用“如絮云气蒸”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东风何浩荡,雨势尤奔腾”描绘出风大雨急的画面。同时
【解析】 “顾石公招饮即席赋赠”是这首诗的首句,点出了题意。诗人在宴会上,听到石公的召唤,于是即席而作。题目中的“即席”二字表明了这是一首应景的诗,也就是即兴之作。 颔联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以建章宫、西湖曲为题,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建章宫和西湖曲都是皇家建筑。诗人用“复造”一词来表示建章宫的建造,这在当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建章宫是汉武帝刘彻所建,而汉武帝是雄才大略,气吞万里如虎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十六句。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 首联:“寒天无计偿宿逋,宋侯招我饮市垆。” 注释:在寒冷的天气里,我们无力偿还拖欠的债务,但宋公邀请我到市中的酒馆去喝酒。 - 颔联:“吟朋三五不期集,着衣倒屣相追呼。” 注释:我和我的诗友三五人偶然聚在了一起,我们换上衣服,急忙地追赶他们。 - 颈联:“玉釭万杓倾冻碧,举杯一吸长鲸如。” 注释:斟满一锅的酒,颜色是冷绿色的冰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赵师秀,他的作品以简洁、清新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云栖寺:这是题目,描述了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是位于云栖山的寺庙。 2. 西过三聚亭,千竿万竿竹:描述了作者从西方向走过三聚亭,看到了成群的竹子。三聚亭可能是一个观景台或观景点,而千竿万竿竹描绘了竹林茂密的景象。 3. 凤尾长森森,猫头短簇簇:这里的“凤尾”和“猫头”分别形容竹子的形状
顾石公招饮即席赋赠 凌晨访石公,言过钵山麓。 凄烟间微雨,小径踏新绿。 升堂接尘论,咳唾皆珠玉。 悠然心目爽,潭水清于沐。 孤亭萝月肥,列岫松风谡。 右丞华子冈,表圣王官谷。 声名傲管邴,标格追范陆。 名流时过从,云龙相角逐。 胜地无所负,题诗等待束。 金陵昔全盛,园林互回复。 宫苑怀南唐,梵宇崇西竺。 首数仓山叟,结搆洞岩腹。 驴背故将军,诗窟留云宿。 何幸际昌时,相与夸清福。 河山忽破碎
【注释】 1. 飞来峰:位于杭州天竺寺,山势突兀,高耸入云。 2. 东过九里松,西入飞来峰:诗人由东向西游览。 3. 蟠地复际天,面面青芙蓉:飞来峰如盘踞大地,又与天空相连,峰顶遍生青芙蓉,犹如芙蓉出水。 4. 千寻具皱瘦,百穴穿玲珑:峰体千寻之高,层层叠叠,有皱褶;峰上百处洞穴,洞中又有石笋、石幔、石花等奇景,玲珑剔透。 5. 造像始何年,劖削皆神工:这是指佛教造像艺术的创始时期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1. 石屋洞 - 注释:指代一座山间的洞穴。 2. 南出石屋岭,言寻石屋洞。 - 注释:向南走出石屋岭,寻找石屋洞。 3. 我佛千万相,神采俱飞动。 - 注释:佛像有千千万万的形象,神采飞扬。 4. 题记半剥蚀,苍苔补其空。 - 注释:题记部分被剥蚀,苍苔将其补足。 5. 竹径水潺潺,石楼云滃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