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
【赏析】 此诗为登泰山时所作,全诗共八句。首四句点明地点、时间及天气,五、六两句写日出时的景象。七、八两句写山色和云气变化,九、十两句写山顶积雪,最后两句写风的变化。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朴实,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腰站河”:指从泰安府南的汶河南岸(即今肥城境内)到东阿县北边的黄河边一段。 “打篷雨声歇,渐闻柔橹声。”:在雨停雾散后,可以听见水波荡漾的声音。 “披衣起窥天,寒色洗晶莹。”
【题解】本诗为题咏焦山书藏的五首诗之第四首。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古籍的珍爱之情。 【注释】1、陈农:《后汉书》卷八十七《陈宠传》记载,陈宠曾任过尚书令,后因年老告退,回到故乡,与子孙一起耕种田地,过着隐士的生活,时称“陈公”。 2、重:重新。 【译文】金石被僧人带回忉利天,沧浪的故事又有谁去传述。我现在忽然成为陈农一样的人,重新结交起龙威的翰墨缘。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对金石的喜爱
【注释】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市。梅里诗人:唐代梅尧臣,字圣俞,世称梅里先生。善诗文,工书法,为北宋初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诠公:即张诠,曾任宰相。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梅尧臣晚年在焦山书藏中隐居的生活。诗的第一联“牙签须扫旧霉痕,梅里诗人逸事存”,描述了梅尧臣在焦山的书藏中读书的场景。他拿起牙签,轻轻扫去书本上的旧霉痕,以便更好地阅读。梅尧臣是一位勤奋好学的诗人,他的诗作流传至今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曝书图》的场景,画面中有两位文人,一位是前辈,另一位是峰公,他们各自在保护着自己的作品。 飘零画卷又西东,前辈题词剩雪鸿。 这句诗描绘了画面的一角,飘零的画卷被风吹动,仿佛在西东之间飘动。前辈文人留下的题词像是一只大雁,在天空中飞翔。 是画是书分保守,峰公端可继诠公。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幅画和书分别由不同的人来保存,峰公可以继承前辈的传承
黄陵庙 导江盘三峡,美哉神禹功。 天地有缺陷,思以人力通。 惟神宝佐禹,效命庚辰同。 云旗驱黄牛,蹴踏龙蛇宫。 圭握百灵符,炉铸万物铜。 遂令南条水,万壑皆朝东。 庙貌留空山,蘋藻走村翁。 庙前盘老树,山鬼啼西风。 注释: 1. 导江盘三峡:指长江在三峡地区曲折盘旋。 2. 美哉神禹功:赞美神禹的伟大功绩。 3. 天地有缺陷:比喻自然界的不完美之处。 4. 思以人力通:希望人类能够克服困难
【注释】 西陵:地名。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长江三峡出口处。万山:形容群山连绵不断。相向生:指山峦重叠,相互对峙。陡束一江狭:形容山势险峻,长江被山峦重重包围。阴风飒飒吹:形容天气阴沉,寒风阵阵。送入西陵峡:形容风吹着峡谷里的水浪发出呼啸的声音。前窥:往前看。路若穷:小路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仰视天欲压:抬头仰望,好像天空都要压下来一般。云头虚白封,石脚瘦青插:云的顶部好像被什么物象挡住了
【注释】 卢师山:在今江西庐山。 停辙:停下车马。 尸陀林:指佛教徒的尸陀林。 绝壁呀然开,幽房阒重阴:形容山势陡峭,林木丛生,四周一片寂静。 白日飞不到,万籁皆沈喑:太阳无法照进,一切声音都沉寂无声。 随师去已久,遗迹留高岑:追随老师很久了,但老师的遗物还在高山之上。 鞭驱二龙子,永閟寒潭深:驱使二龙(指两条大蛇)把水潭封闭起来。 好藉法王力,转移造物心:借助佛法的力量来改变自然。 农田龟背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中描述了滩水激荡的情景,以及猛兽的凶猛和鱼类的狡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新滩:这是一首诗的题目,也是整首诗的开头。"新滩"指的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江滩。 去滩逾十里,早闻声嘈嘈。:从开始的地方出发,到目的地有超过十里的距离。在这段距离内,就听到滩声嘈杂。这里的“嘈嘈”形容声音响亮且杂乱。 滩扼水愈怒,水激滩愈高。:滩口阻挡了水流,使得水流更加汹涌澎湃
卧佛寺 【注释】 随山四五转:在山上转了四五圈。 中有一兰若:中间有一座寺院。兰若,梵语的意译,意为清净之所。 拔地插松桧:像松桧一样从地面拔起生长。 参天起楼阁:高高的耸入云端。 花雨诸天散:像是天上的花雨洒下来,弥漫了整个天空。 风烟半林约:树林里弥漫着烟雾。 浓翠泼山眉:浓密的绿树好像泼上了墨汁,染在山的眉毛上。 淡红泼日脚:淡淡的红色好像泼在太阳的下面。 淙淙复琤琤,流水细归壑
诗句释义 1. 黄泥篇:这可能是一首诗的标题。 2. 十步五步石,千竿万竿竹:描述了一幅风景如画的场景,十步或五步就有一块大石头,周围长满了成千上万的竹子。 3. 石丑压竹顶,竹锐洞石腹:形容竹子坚韧有力,能够支撑住巨石。 4. 竹石互撑拄,并作一团绿:竹子和石头相互支持,构成了一片绿色的大地。 5. 泉声飞竹里,绕石鸣琴筑:泉水在竹林中流淌,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琴音在石头上敲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