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篷雨声歇,渐闻柔橹声。
披衣起窥天,寒色洗晶莹。
落月大如斗,光与朝曦争。
四山湿翠飞,翘首媚新晴。
其上最高处,残雪横庚庚。
白云生山腰,一抹似水平。
轻风忽倒吹,须臾灭复明。
此境信幽绝,墨妙思关荆。
【赏析】
此诗为登泰山时所作,全诗共八句。首四句点明地点、时间及天气,五、六两句写日出时的景象。七、八两句写山色和云气变化,九、十两句写山顶积雪,最后两句写风的变化。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朴实,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腰站河”:指从泰安府南的汶河南岸(即今肥城境内)到东阿县北边的黄河边一段。
“打篷雨声歇,渐闻柔橹声。”:在雨停雾散后,可以听见水波荡漾的声音。
“披衣起窥天,寒色洗晶莹。”:诗人穿上衣服起来看天,看到天高云淡,阳光普照,把天空照得一片晶莹洁白。
“落月大如斗,光与朝曦争。”:月亮像大碗一样圆,月光与朝阳相抗衡。
“四山湿翠飞,翘首媚新晴。”:四周山上树木苍翠欲滴,迎着晴朗的天气欢欣鼓舞。
“其上最高处,残雪横庚庚。”:最顶端的地方,残留的积雪堆积如盖。
“白云生山腰,一抹似水平。”:山腰处升起了一层薄薄的白云,仿佛是平铺的水墨画。
“轻风忽倒吹,须臾灭复明。”“墨妙思关荆”:一阵微风吹来,突然将云吹散,一会儿又吹聚,好像墨汁泼洒在纸上,变幻莫测。
【注释】
腰站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北面,是一条古老的河流。
打篷雨声歇,渐闻柔橹声:“打篷”是指撑船用的大伞,用来遮挡雨水;“渐闻”表示听到声音的过程;“柔橹声”指的是小船划桨的声音。
披衣起窥天:穿上衣服起来看天。
寒色洗晶莹:冷色洗净了一切,使得天空变得晶莹剔透。
落月大如斗:月亮如同大碗一般圆。
光与朝曦争:阳光与早晨的太阳光线相互竞争。
四山湿翠飞,翘首媚新晴:四周的山被绿色覆盖,仿佛在迎接新的晴天。
其上最高处,残雪横庚庚:最高的山峰,残存的雪像盾牌一样排列整齐。
白云生山腰:山腰间飘浮的云层。
一抹似水平:像一滩水墨画一样平缓地铺开。
轻风忽倒吹,须臾灭复明:“轻轻的风忽然将云吹散”,然后很快又吹聚在一起,好像墨水泼洒在纸上,不断变换。
墨妙思关荆:墨色的妙趣和思绪就像关中的风景。
关:古地名,位于陕西省中部。
位于陕西省东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