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五步石,千竿万竿竹。
石丑压竹顶,竹锐洞石腹。
竹石互撑拄,并作一团绿。
泉声飞竹里,绕石鸣琴筑。
竹阴高接天,下有幽人屋。
幽人真石友,倚竹吟且读。
吾生太扰攘,羡君饱清福。
诗句释义
- 黄泥篇:这可能是一首诗的标题。
- 十步五步石,千竿万竿竹:描述了一幅风景如画的场景,十步或五步就有一块大石头,周围长满了成千上万的竹子。
- 石丑压竹顶,竹锐洞石腹:形容竹子坚韧有力,能够支撑住巨石。
- 竹石互撑拄,并作一团绿:竹子和石头相互支持,构成了一片绿色的大地。
- 泉声飞竹里,绕石鸣琴筑:泉水在竹林中流淌,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琴音在石头上敲击。
- 竹阴高接天,下有幽人屋:竹林的阴影高高地连接天空,下面有一个幽静的小屋。
- 幽人真石友,倚竹吟且读:这里的“幽人”指的是一个隐士,他与竹子为友,常常倚靠在竹子旁吟诗读书。
- 吾生太扰攘,羡君饱清福:诗人感叹自己的生活太过喧嚣纷扰,而这位幽人的清福则让人羡慕不已。
译文
十步到五步就看到一块石头,千竿和万竿的竹子环绕四周。
石头重压在竹尖上,竹子尖刺穿透石腹。
竹和石互相支撑,共同构成一片翠绿。
泉水在竹林中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琴音在石头上敲击。
竹林的阴影高高地连接天空,下面有一个幽静的小屋。
幽人真是石头的朋友,总是倚靠在竹子旁吟诗和读书。
我的一生太过喧嚣纷扰,我真羡慕你的清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诗中的“黄泥篇”可能是诗歌的题目或者是作者的创作背景,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一首诗歌的标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