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滩逾十里,早闻声嘈嘈。
滩扼水愈怒,水激滩愈高。
一滩十数折,万丈飞秋涛。
响极反不闻,浩浩天风号。
狠石尽骨立,八柱支断鳌。
老鱼跳波舞,惯吸人脂膏。
进寸退或尺,足迸目敢逃。
一落焉可想,生死争秋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中描述了滩水激荡的情景,以及猛兽的凶猛和鱼类的狡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新滩:这是一首诗的题目,也是整首诗的开头。”新滩”指的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江滩。

去滩逾十里,早闻声嘈嘈。:从开始的地方出发,到目的地有超过十里的距离。在这段距离内,就听到滩声嘈杂。这里的“嘈嘈”形容声音响亮且杂乱。

滩扼水愈怒,水激滩愈高。:滩口阻挡了水流,使得水流更加汹涌澎湃。水流撞击着滩口,使得滩口水位升高。

一滩十数折,万丈飞秋涛。:在一段滩面上,会有十数个曲折,而水流在此处会形成万丈高的巨浪,如同秋天的波浪。

响极反不闻,浩浩天风号。:虽然水声非常响亮,但当它达到极点时反而不再发出声音,仿佛天空中的风在呼啸。

狠石尽骨立,八柱支断鳌。:猛烈的石头被击打后会立起骨骼,像八根柱子一样支撑着断掉的巨大鳌鱼。这里的“鳌”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之一。

老鱼跳波舞,惯吸人脂膏。:年老的鱼在波涛中跳跃,它们习惯于吸取人的脂肪。这里的“脂膏”指的是人体的脂肪。

进寸退或尺,足蹦目敢逃。:即使只前进一寸,也可能会后退甚至更远;即使是小小的一跃,也足以使人目瞪口呆逃跑。这里的“进寸退或尺”意味着小的进步也可能是巨大的退步。

一落焉可想,生死争秋毫。:一旦跌落下去,生死存亡都取决于微小的变化。这里的“秋毫”是指极其细微的东西,比喻生死之间的差距很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水滩和水中生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感受和敬畏。诗中的语言简练而有力,充满了动态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通过对水流、岩石、鱼类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生命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