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山四五转,中有一兰若。
拔地插松桧,参天起楼阁。
花雨诸天散,风烟半林约。
浓翠泼山眉,淡红泼日脚。
淙淙复琤琤,流水细归壑。
我佛疲津梁,欹枕寻至乐。
精气所发泄,桫逻花正足。

卧佛寺

【注释】

随山四五转:在山上转了四五圈。

中有一兰若:中间有一座寺院。兰若,梵语的意译,意为清净之所。

拔地插松桧:像松桧一样从地面拔起生长。

参天起楼阁:高高的耸入云端。

花雨诸天散:像是天上的花雨洒下来,弥漫了整个天空。

风烟半林约:树林里弥漫着烟雾。

浓翠泼山眉:浓密的绿树好像泼上了墨汁,染在山的眉毛上。

淡红泼日脚:淡淡的红色好像泼在太阳的下面。

淙淙复琤琤,流水细归壑:潺潺的水流声和水石相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小溪慢慢流回山谷。

我佛疲津梁,欹枕寻至乐:佛祖疲倦于渡河桥,我在这里倚床寻找内心的快乐。

精气所发泄,桫逻花正足:这里的灵气充足,足以支持桫椤树的生长。桫椤,一种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大型蕨类植物,其叶子可用来制作纸张或工艺品。

【赏析】

《卧佛寺》一诗是一首描绘卧佛寺美丽景色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对卧佛寺周围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佛法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诗意。

首联“随山四五转,中有一兰若。”描述了诗人在山中转了四五圈,发现了一个宁静的小寺院。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清幽的氛围。

颔联“拔地插松桧,参天起楼阁。”进一步描绘了卧佛寺周围的景象,仿佛是松桧从地面上拔地而起,参天的楼阁耸入云端。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卧佛寺的雄伟壮观和自然之美。

颈联“花雨诸天散,风烟半林约。”则描绘了卧佛寺周围的花雨飘散在空中,与山林中的风烟相互交融。这两句诗将大自然的美景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尾联“我佛疲津梁,欹枕寻至乐。”则是诗人自述心境。他看到佛祖疲惫于渡河桥梁,自己却在这里倚床寻找内心的快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卧佛寺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法的向往。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