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朋说
【注释】 牛背:指牛的脊背。日高:太阳高照。方睡熟:刚刚睡着。横吹:长笛。短笛不成腔:指横吹的短笛吹出的声音不流畅。毛球:指马鞭,这里用来指打马鞭子。打罢:打完了。古木:指老柳树。寒鸦:指归巢的乌鸦。夕阳:指落山的夕阳。赏析:这首《乐牧吟》诗描绘了一幅牧童放牧时的画面: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正在牛背上睡觉;横吹的短笛声音不流畅。牧童打完马鞭子就回来了;老柳树下有一只归巢的乌鸦。夕阳西下
泰伯虞仲祠 阅读墙壁兄弟不相容,尺布还怜尚可缝。 让位介然如弃屣,盛大德厚无穷。 注释: ①阅墙兄弟:指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和伍子胥之间的事情。阖闾曾对伍子胥说:“吾将试观于五湖。”于是令公子光率军攻打楚国,伍子胥谏阻,认为“夫差小而恶大,卒鞭而死之,此骨一腐,不可复用”(《左传.定公十四年》。但公子光不听,结果被夫差所杀。后伍子胥逃到江边,看到有人正在筑墙,就指着墙说:“吾闻之:‘窥见室家之好者
闵子骞 闵子骞,春秋时期鲁国贤士,其名损,字子骞。孔子高徒,德行卓著,为“二十四孝”之一。其生平事迹,尤以孝顺著称,堪称后世楷模。 宁使一身甘冻死,肯教三子受衣单。(注释)宁愿让自己的身体经受寒冷而死,也不愿意让三个儿子穿着单薄的衣物。(注释) 此句表达了闵子骞对子女深切关爱之情,即使自己承受寒冷之苦,亦不愿让子女受苦。体现了其大孝之行,彰显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译文
【注释】 南阳:古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高卧:指隐居。龙:此处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躬耕:亲自耕种。莘野: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济宁市西南。 祁山:地名,在陕西省,是诸葛亮北伐的地点之一。声大义:指诸葛亮为国效力,名声很大。丹忠:指忠诚。 【译文】 诸葛武侯:诸葛亮。南阳高卧隐人龙,出处躬耕莘野同。讨伐贼寇祁山声大义,至今史册播丹忠。 【赏析】 此诗赞美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谋
【解析】 此诗首二句,点出了主题。漂母堂是韩信的故宅,韩信在淮阴受困时,曾向漂母乞食。漂母见韩信贫贱可怜,就把自己饭给他吃,并送他到驿站。韩信感激地对她说:"将来我如果得了天下,必定重重地报答您老!"漂母听了很高兴。可是韩信后来却背信弃义,当了皇帝后,不但没有报答漂母,还把她杀了。这首诗就是借韩信和漂母的故事来讽刺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的。 三、四两句写众女子都不如一个妇女。"淮阴"是韩信的故乡
荀彧饮药 管仲尊周昔相桓,当年文若附曹瞒。 匡朝宁国言虽正,始比高光孰发端。 译文: 荀彧饮下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管仲尊周,曾经辅佐过齐桓公;当年荀彧依附曹操,为汉朝效力。他匡扶朝廷,安定国家,虽然言语正直,但比起诸葛亮的才华,谁才是真正的先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荀彧的诗,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首联回顾了荀彧的历史地位,他曾辅佐齐桓公,后来依附曹操,为汉朝效力
解析 第一句 - 关键词: 浓淡霜林 - 释义: 描述秋天的森林,霜和雾让林子看起来既深沉又鲜明。 - 赏析: 通过"浓淡"二字描绘了秋景的复杂色彩,既有深秋的凝重也有早晨或傍晚的朦胧,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第二句 - 关键词: 天工施巧 - 释义: 形容大自然在秋天施展其神奇的魔力,将秋天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 赏析: "施巧"在这里强调的是大自然的神奇和不可预测性
注释: 折槛吟 折槛当年世丈夫,上方谁肯借昆吾。 虽然未克诛奸佞,万古人臣可范模。 译文: 折门吟 当初折门的那位是英雄好汉,上面的人谁肯借给昆吾剑? 虽然不能杀死奸人,但作为万代人的楷模,他是值得尊敬的
【解析】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全篇以“樵人”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樵人在山中采樵,在烂柯林下度长年,岩底问渔者的图景。诗人用笔清淡自然,意蕴深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1)樵人:指隐居的山民。樵:打柴。 (2)木美:树木茂盛。牛山:地名。斤斧:砍柴的工具。息:休息。 (3)烂柯林:传说晋人王质伐木时,看见两童子戏于大树下,观之不厌,俄又闻人曰:“可归矣。”及还,则故乡山川非旧处
【注释】小隐:隐居。楼台:楼房的台基。绿树:树木的颜色,泛指绿色。花艳:花的颜色艳丽。散香风:散发香气的风。纶巾羽扇:古代的一种文士所戴的头巾和手执的羽扇。薰风:温暖的风。逸兴:超脱尘世、不羁放旷的心情。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幽居生活的诗。诗人在楼台中隐居,楼台四周绿树环绕,荷花盛开,花香四溢,诗人悠闲地坐在楼台上,享受着凉爽的微风,心情愉悦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