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炤
【注释】: 建:设置。朱旗:红色旗帜。古陴(pí,边):古代城上筑有矮墙。关隘:关口,要隘。 说:劝。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作者与友人范贤良同游天王寺,登临北城门楼而作。诗中以“帝城”为题,既指京城长安,又借喻国家朝廷,意在表明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帝城高堞建朱旗,号召征人厚古陴。 帝城:京城。高堞:城墙的高矮不一的垛子。朱旗:红色的旗帜
花柳逢春色自妍,天王宫殿五云边。 署郎漫入招提境,不是探玄学慕仙。 注释与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游历天王寺时所作,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寺庙的风貌。 首先看第一句“花柳逢春色自妍”,诗人描述了花朵和柳树在春天的美景中显得更加美丽。这里的“花柳”指的是春天里开放的花朵和柳枝,它们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而“遇春色自妍”则表达了花朵和柳枝在春天的阳光下更加美丽的景象。
【注释】帝城:京城。堞(dié):城墙上的矮墙,泛指城墙。古陴(bí):古代的城上女墙。厚:高耸,高大。北风:指边地的寒风。关隘:关口和要塞,泛指边境。匡时:匡正时政。 白话译文:京城的城墙很高,上面建着红色的旗帜,用来招唤征召的人们。城墙高大,城上女墙也很高耸,这是为了保卫京城。京城的城墙高耸,上面还飘扬着红色的旗帜,用来招唤征召的人们。城墙高大,城上女墙也很高耸,这是为了保卫京城。
【注释】 1.范贤良:范成大,南宋诗人。 2.游天王寺:游览天台山的天王寺。 3.登城晚归:登上天台山城楼,晚上返回。 4.三绝:三首诗。 译文: 太阳落去园林变得淡泊,晚云参差仿佛在交战。 分明是天地之间布列的阵势,诸葛孔明的神策妙算一眼就能看清。 赏析: 这首诗是范成大游览天台山时所写。前两句描绘了天台山晚云参差的景色;后两句描写了从天而降的云彩,并赞叹诸葛亮的谋略高超,与天相齐
帝城高堞建朱旗,号召征人厚古陴。 祇是北风关隘重,纷纷策士说匡时。
帝城高堞建朱旗,号召征人厚古陴。 只是北风关隘重,纷纷策士说匡时。
宋婺州永康人,字仲晖,一作仲晦。 徽宗政和五年进士。 调大名府户曹。 依附蔡京。 高宗在建康,劝帝量力而为,可保淮南则保,不可保则退长江以南。 绍兴七年,除中书舍人,迁给事中。 九年,以签书枢密院事检视东京,复宣谕陕西。 颇妄自尊大,以好货失将士心。 十四年,再除签书柩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寻被劾。 二十六年,起知宣州,后徙广州,未行而卒。 谥襄靖。 生卒年
宋婺州永康人,字仲晖,一作仲晦。 徽宗政和五年进士。 调大名府户曹。 依附蔡京。 高宗在建康,劝帝量力而为,可保淮南则保,不可保则退长江以南。 绍兴七年,除中书舍人,迁给事中。 九年,以签书枢密院事检视东京,复宣谕陕西。 颇妄自尊大,以好货失将士心。 十四年,再除签书柩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寻被劾。 二十六年,起知宣州,后徙广州,未行而卒。 谥襄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