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高堞建朱旗,号召征人厚古陴。
祇是北风关隘重,纷纷策士说匡时。
【注释】:
建:设置。朱旗:红色旗帜。古陴(pí,边):古代城上筑有矮墙。关隘:关口,要隘。
说:劝。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作者与友人范贤良同游天王寺,登临北城门楼而作。诗中以“帝城”为题,既指京城长安,又借喻国家朝廷,意在表明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帝城高堞建朱旗,号召征人厚古陴。
帝城:京城。高堞:城墙的高矮不一的垛子。朱旗:红色的旗帜。招:召集。征人:出征的兵士。厚:筑起。
祇是:只只是。北风:北方的风气。关隘:关口,要塞。重:重重。策士:出谋划策的人。匡时:匡扶天下。
纷纷策士说匡时,
策士:出谋划策的人。一说为“谋士”,指辅佐君王出谋划策的人。
赏析:
首联点明题旨。诗人登上北城门楼,看到城上的红旗下,聚集了很多准备出征的士兵。他不禁想到,这些士兵们将要奔赴战场,保卫国家的平安。
颔联写景,抒发感慨。诗人面对这壮丽的景色,不由得想起了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国家的安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现在国家却面临着危机,需要有人来拯救国家的命运。因此,诗人呼吁那些出谋划策的人,不要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是要为国家的安定着想,共同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颈联直接表达诗人的观点。他认为现在的北风并不是什么好兆头,而是国家所面临的困境的象征。那些出谋划策的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被眼前的形势所迷惑,而是要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为国家的安定付出努力。
尾联总结全诗。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他认为现在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需要有人出来拯救国家的命运。因此,诗人希望那些出谋划策的人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为国家的安定做出贡献。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