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聘
水调歌头 · 其一 玉鉴十分满,清露一年秋。漂流踪迹,谁念楚尾与吴头。此夜刮明尘眼。望极好张诗胆。何处有高楼。浩荡银潢冷,缥缈白云浮。 笑劳生,难坎止,亦乘流。阑干拍碎,清夜起舞不胜愁。万里关河依旧。一寸功名乌有。清泪滴衣裘。老去心空在,归梦绕蘋洲。 注释: 玉鉴:玉制的镜子。 十分:满。 清露:秋天的露水。 漂流:四处漂泊。 踪迹:行踪。楚尾、吴头:指江南一带,是古代楚国和吴国的地盘。 刮明
【解析】 此题为理解型默写,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在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对诗中的重要词语进行记忆,然后写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花面”的意思是如花似月的脸庞;“春娇”意思是如春天般娇媚;“画图”的意思是画里的图像;“粉腻酥柔”的意思是像白里透红的皮肤一样细腻光滑;“玉慵”的意思是像美玉一样懒洋洋的样子;“轻绡”的意思是轻薄的丝织品。 【答案】 ①曾逢:曾经见过;②识:了解;③当年:指从前
注释: 春意浓厚已多日,游人今年特别盛。梨花在寒食节后的雨天开放。鸭绿色的衣袖随风轻轻飘动,水面上的风浪也显得浅浅。 翠绿色的袖子上还沾着飞扬的花瓣,罗衣上还带有微微的寒意。我不怕走回家的路上有香粉飞散,因为门外东风如箭,已经快到家门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词。上片写梨花盛开,游人众多。下片写归家路上的情景和感受。全词以梨花为线索,从春天写到春天结束。词中对梨花、风浪
【诗词解析】 鹊桥仙·七夕银潢仙仗,离多会少,朝暮世情休妒。夜深风露洒然秋,又莫是、轻分泪雨。 云收雾散,漏残更尽,遥想双星情绪。凭谁批敕诉天公,待留住、今宵休去。 注释: 1. 银潢仙仗:指银河。 2. 离多会少:指夫妻分离的时间长而相聚的时间短。 3. 世情休妒:世间的人不要嫉妒。 4. 夜深风露洒然秋:夜晚,秋风凛冽,露水晶莹。 5. 莫是:莫非。 6. 分泪雨:离别时流泪。 7.
```text 帘压低垂月影疏。梅枝和雪玉相扶。儿家春信入来无。 半坠宝钗慵览镜,任偏罗髻却拈书。琴心谁与问相如。 ``` 注释: 1. 帘押低垂月影疏。梅枝和雪玉相扶。儿家春信入来无。 - “帘压低垂”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低垂的帘幕仿佛在诉说着夜的寂静。 - “月影疏”则让人联想到月光洒落在窗边,形成斑驳的光影。“梅枝和雪玉相扶”形象地描述了梅花与雪白的枝条相互依偎的景象。 -
【注释】 ①闾阖:古代传说中的天门。②羊角:形容风势猛烈。③山四面:指城西的群山。④柘:柘树,落叶灌木或乔木,叶卵形,花黄白色。⑤桑稠:指桑林茂盛。⑥劝酤(ɡǔ):买酒劝饮的意思。⑦缫茧:用蚕丝做成的茧抽成丝织品。⑧深巷:指幽深的小巷。 【译文】 长安城里的城西山四面都是山峦重叠,鸭绿鳞鳞的水面轻轻拍打着横塘岸边。一阵东风劲吹使羊角般旋转的船帆越来越小,我远远地看到孤帆在望。可惜来寻芳的人太多
【注释】 横截:横跨。湖光:指湖水。纨扇:古时的细绢做的扇子。蟾影:月亮的倒影。练衣:白色的衣服。银丝鲙(guà)鲫:用银丝做成的鱼,脍是切成薄片的食物。传觞(shāng):传杯劝饮。乾坤:天地。 【赏析】 《朝中措·其二》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秋天湖光山色之间游赏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世事的超脱之情。 上片描绘秋景。“秋山横截半湖光”句写远眺所见
朝中措 · 其二 草堂春过一分馀。幽事酒醒初。琴调细鸣焦木,矢声不断铜壶。 关心药裹,忘年蓑笠,自著潜夫。雨后长镵东麓,月明短艇西湖。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丘崇的作品《朝中措·其二》。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草堂的景色和心情,以及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诗中提到“琴调细鸣焦木”,意味着琴声细腻悦耳,让人陶醉;“矢声不断铜壶”,则形象地描绘了箭声在耳边回响的情景。此外
【注释】 南柯子/南歌子:词牌名,《南柯子》又名《南歌子》《忆萝》、《金蕉叶》《玉楼春》,五十八字。 别后惊人远,归心怯橹柔:离别之后使人感到遥远,归家的心意因船橹声而变得柔弱。 晚天凉思冷于秋:傍晚时分天气凉爽,思念之情比秋天还要寒冷。 冷浸一溪明月、水弥流:清凉的夜色浸透了一江的流水,月光倒映其中,随着水流不断流转。 醉里狂仍在,吟馀趣极幽:酒醉之中狂放的情绪还在
【注释】: 朝中措·其二求田何处是生涯。双鬓已先华。随分夏凉冬暖,赏心秋月春花。 吾年如此,愁来问酒,困后呼茶。结社竹林诗老,卜邻江上渔家。 译文: 在官场的仕途中,我寻找什么才是我的人生归宿呢?随着岁月流逝,双鬓已经过早地出现了白发。不管身处何方,只要天气适宜,我就尽情享受着夏季的凉快和冬季的温暖;心情愉快时,欣赏着秋天的月亮、春天的花朵。 我已经这样年纪了,每当忧愁袭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