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跂
光风冉冉动平湖,花草幽香满坐隅。 薰暖颇如欢伯在,萧闲宜与此君俱。 可无剡水乘舟兴,端是郊居作赋图。 借与禅翁有幽事,一支筇竹倚圆蒲。 【注释】: (1)光风:清风。冉冉:轻缓的样子 (2)花草幽香:指春天的气息 (3)欢伯:传说中善于吹笙的人 (4)萧闲:闲暇、清闲 (5)剡水:地名,在今浙江嵊县附近 (6)作赋图:作赋的画 (7)禅翁:和尚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写景抒情,意境优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墨妙苍筤双玉枝,赏音悲壮七哀诗。 - “墨妙”形容笔法细腻生动,如同墨色般深邃。 - “苍筤”指的是竹子的坚韧和挺拔。 - “双玉枝”比喻竹子的形态优美,如同两块晶莹的玉石。 - “赏音”指观赏时的感受。 - “悲壮”表示情绪激昂且充满力量。 - “七哀诗”可能是指杜甫的《登高》等作品,通常包含哀愁和悲伤的情感。 2. 多惭寂寞青毡地,又得风流黄绢词。 -
【注释】 行次:行走途中停留。长风沙:指黄州的赤壁。次韵:即用原韵作诗,与作者原诗押同韵。喜气动江流:形容江水波涛汹涌。石裂崖颓:岩石崩解,山峦颓败。快意:痛快,畅快。风声鹤唳:形容战栗恐惧的声响,这里比喻战乱带来的惊恐不安。双鲤:指诗人自己和好友张偓佺。梅使:指诗人和张偓佺在黄州所种梅花。飞乌倚柁楼:指诗人和张偓佺在黄州所居之屋。倚:依傍。柁:船舵。兴味:兴趣,情趣。嘉境:优美的境界。穷愁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白云山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用“数子读书浑欲狂”来表现作者对于读书的热爱和痴迷,以及在深山中的悠闲自得。 “千钧脚力有底健,万丈心情如许长”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白云山上的自由感受。这里的“千钧脚力”暗示了作者有着强健的体魄,能够轻松地征服自然;而“万丈心情”则表达了他心中无尽的宽广与深沉。 “对景吟哦亦有意
舟行怀斯川用王介甫韵遄往欲何之,缓行聊尔尔。 译文:急忙前往想要去哪里,慢慢行走也无妨。 注释:遄(chuán)往,急匆匆地;何(hé),什么;之,代指目的地;缓行,缓慢行走;聊尔尔,姑且如此,暂且如此。 赏析:首句“遄往”意为急匆匆地前往,表达诗人急于启程的心情。接下来两句写诗人在船中悠然自得,不急不躁地欣赏沿途风光,与前两句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的从容和闲适。 悟身无期会,在彼犹在此。 译文
逢时乐宦达,既达贵蚤休。 东门两归客,冉冉不可留。 大夫名贤后,出处亦俱优。 筑室在何许,南郭林塘幽。 安车摇佩鱼,步屧随杖鸠。 胜日至佳客,欢颜终献酬。 鄙人最樗散,世用一何缪。 政以无事身,尊俎常见收。 令年扫三径,近不隔虎丘。 欲问杜陵老,来往几风流。 译文: 1. 逢时乐宦达:在合适的时机中,我有幸达到了官职的高度。 2. 既达贵蚤休:一旦成功,便早早退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桥倾若车翻,舟破如瓦解。(第一联) 比喻桥梁像翻了的车一样倾覆,船破了就像被拆解了一样散乱。 二祸适相触,生此大狼狈。(第二联) 两种不幸的事情恰巧相遇,导致我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齐生海边人,试吏今得代。(第三联) 我是海边长大的人,如今担任县官。 乡闾恍在望,舟楫信所快。(第四联) 家乡的景象仿佛就在视线之外
【注释】 1. 泸溪:今四川彭水一带,为古夜郎国地。泛舟:指乘船游湖。泽泺:即泽,古代地名,在今山西运城西南;泺,亦名白波、泊,黄河上游的支流,发源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大青山南麓。二首:本诗为作者自题,共两首。 2. 山横染黛碧,波散涌金明(点校本《全唐诗》作“山横染碧黛,波散涌金明”。) 3. 风微葭苇静,露寒鱼鸟惊 4. 绝境不得到,愁随归棹生(点校本作“愁随去棹生”。) 【赏析】
晁端州秀宴席 同寮贵公子,好事敌原尝。 晁侯更萧散,不爱囊中装。 步兵玉觥滑,洞庭金丸香。 宛转莼带细,纷纶鲙缕长。 鳆鱼三百饤,岂必河之鲂。 咄嗟事便办,侍御色不忙。 熙熙春台上,醉语各相忘。 汤饼最后出,虽饱别有肠。 愿君善遇客,欢乐殊未央。 不须投车辖,敬举主人觞。 译文: 在晁端州的宴会上,同僚的公子们都是好客之人,他们的行为举止都如同古代贤明的君王一样,让人感到愉快和满足
注释: 1. 李氏绣佛赞其二:这是第二首李氏的《绣佛赞》。 2. 巍巍堂堂:形容佛像庄严高大。 3. 妙庄严聚:形容佛像精美,聚集了各种宗教的教义。 4. 一念现前:指心中所想,即心即是佛。 5. 非针非缕:形容佛像的精细,不是用针线缝制的。 6. 文闻已彰:形容佛法的深奥和精妙。 7. 何妨金露:意为佛教中,金露指的是佛陀的教诲和智慧,即使有如金露般的教导也不为过。 8. 满月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