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闭户谢流俗: - “闭户”意为关门、隐居,表示远离世俗的喧嚣。 - “谢流俗”即告别世俗,不与外界往来。 - 这句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远离尘世纷扰的态度。 2. 青山独自看: - “青山”指自然界中的山峰,通常象征着自然之美。 - “独自看”表明诗人独自一人欣赏或面对这青山。 - 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独处时的沉思。 3. 淡交从古少: -
注释: 1. 近觉吟无趣,权将俗累删:近来觉得吟咏诗词没有趣味,就暂且把世俗的烦扰抛在一边。权,暂时。 2. 莺花老眼倦,风雨半春闲:我年岁已高眼力衰退,看着盛开的花朵和飞舞的莺鸟,感到厌倦;春天里雨多,天气多变,我闲暇无事。 3. 野面便粗褐,柴扉掩暮山:野外的风景是那样的粗犷,简陋,我的柴门紧闭着,仿佛是在傍晚时分隐藏在山间。 4. 片云寻处泊,飞度竹檐间:片云随风飘去,寻找落脚点时
【注释】 土木:木工。非吾事:不是我的事,指闲居无事,无所事事。支东复拄西:支撑东边又撑着西边。形容身体劳累,不能安卧。雨盈沟壅叶:雨水填满了沟渠。壅,堵塞。雨盈沟,指雨水满溢,流到沟中。沟壅叶,指水流入沟中淹死了树上的叶子。檐侧础沈泥:屋檐边石柱下积满了泥沙。檐侧,屋檐边。础,石柱下头承托台基的圆石。沈泥,沉入泥土之中。 护壁时编苇:编芦苇来保护墙壁。护壁,用木或竹等材料加固墙壁,防止倒塌。
诗句解释: 1. “铁砚几磨研,依然萤雪边。” - “铁砚”指的是坚固耐用的砚台,常用来象征学问或才华。 - “几磨研”意味着不断磨砺和研究。 - “萤雪”出自《北风行》,描述的是勤奋学习的情景。 -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勤于学问,不畏艰难,坚持学习的场景。 2. “薄才遗圣世,无禄尽亲年。” - “薄才”表示才能浅薄,不足以胜任重要任务。 - “遗圣世”意指放弃在圣明的时代施展抱负。 -
注释: 1. 秋虫随响灭,振羽不知疲:秋天的虫子随着响声落下,它们振翅飞翔时不知道疲倦。 2. 譬彼附炎士,宁思失势时:就像依附在火炉上的苍蝇一样,怎能思考失去权势的时候? 3. 垂竿动天象,定策茹商芝:垂下钓竿惊动了天象,制定策略像吃了商朝的灵芝一样。 4. 投分谅非浅,翻然弗可追:我和你的关系本来就不深,怎么能突然改变呢?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反思的诗。全诗通过比喻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 - 关键词: 亦、入城路、门前、秋草 - 注释: 描述诗人在城中行走的场景,强调了时间感和距离感,门前长满秋草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或季节的变迁,秋天的萧瑟气息。 2. 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 - 关键词: 荷锄(拿着锄头)、书在手、负锸(带着铁锹) - 注释: 手持锄头和铁锹象征着农民的工作生活,“荷锄”表现了勤劳耕作的状态
【解析】 此诗为作者中年后所创作的杂兴诗。首联“已是中年后”,表明自己已过而立之年。颔联“何当绝悔尤”,表明自己并不后悔,因为自己曾经有过辉煌。颈联“灯火企前修”表明自己曾努力追求过,所以不会放弃。尾联“天为拙人谋”,表明上天会帮助他实现愿望的。 【答案】 闲居杂兴十首 已是中年后,何当绝悔尤。 渔樵非始志,灯火企前修。 叶落秋容见,巢倾鹤貌愁。 诗穷安敢避,天为拙人谋。 译文: 已经是中年了
【注释】 清溪:指浙江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可居壁间韵:即“可居壁”三字为韵。 日日:天天、每日的意思。虚廊:空廊,没有遮蔽的走廊。 吟边时有可人来:在吟诵诗歌的周围时常有人来。 处士:古代称有学问而隐居不仕的人。诗名世:因诗名远扬于世。 老向孤山亦为梅:年纪大了仍像孤山之梅一样傲然挺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西湖游览时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清溪边的景色和自己的感想
【诗句释义】 昔日黄金屋,十年荆棘林。 浮生真亦假,世事古犹今。 电隙无留景,云泉属自心。 纷纷蜗角里,朝暮几升沉。 【译文】 过去曾有的豪华生活,如今却变成了荆棘丛生的荒地。 人生的浮华真假难辨,古今如一,变化无常。 闪电的间隙不容片刻停留,云中的泉水属于自己内心。 在纷扰的蜗角之间,早晚都是起伏不定,难以安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过往繁华生活的反思和现实生活的感悟
【注释】 雉:野鸡。樊(fán)笼:用竹木等编成的圈,用来关住野鸡、小兽等。 马受羁:被套上缰绳。 人心到此无真识:人到了这种境地,就再也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人疑先自疑:人们怀疑他时,他自己也首先怀疑起来。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黄州刺史期间。作者因感而发,借物寓意,以“雉入樊笼”比喻那些身居高位而不知进退,或为权贵所挟制的小人,他们虽然身在樊笼之中,却仍能保持一种“低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