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元肇
诗句原文: 柴门窄窄对江开,脉脉寒潮入浦回。 笑语邻翁倚篱落,夕阳微处竹舆来。 注释: - 柴门:指简陋的木门或小门。 - 窄窄:形容门非常狭小。 - 对江开:面对江水而建。 - 脉脉:此处形容水流缓慢、温柔的样子。 - 寒潮:寒冷的潮水。 - 浦回:水边回旋。 - 笑语邻翁:指邻居的老人笑着说话。 - 倚篱落:靠在栅栏上。 - 夕阳微处:夕阳在天空中逐渐下沉的地方。 - 竹舆:用竹子做的车。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并注意分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第一句:梧桐叶上细雨纷纷,秋意更加浓重了。“梧桐”是落叶乔木,夏季开花,秋季叶色变成红色或黄色;这里指代秋天。“疏雨”指稀疏的秋雨,“滴滴”形容雨打梧桐的声音。 译文:梧桐叶上细雨纷纷,秋天更加浓重了。 第二句:别时挥手告别
注释:山客偶尔来到城里住,已经多年辜负了怜惜的芳心。 一株杨柳在南池上,天天看着春光深浅不同。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首句写诗人偶然来到城里,已多年未回故乡,辜负了家乡人的一片怜惜和爱恋之情。第二句写诗人看到眼前盛开的柳树,想起自己孤寂的生活。第三句写诗人每天到南池边看柳色,从浅绿到深绿,反映了春光的无限美好。全诗语言平淡而感情丰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天外:指天边。横河:指银河。泣露寒:指秋夜的霜露。康庐: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居所,位于今江西南昌市东南方。渊明:陶渊明。 赏析 首句中的“天外”和“横河”都是形容秋天的景象。其中“天外”是指天空之外,而“横河”则是指横卧在天空之中的银河。两句诗共同描绘了一幅秋夜里,银河如泪般流淌,霜露满地的凄清景象。 颔联中的“高标”指的是陶渊明的高风亮节,“康庐”,即陶渊明的居所
诗句及译文 落磵流泉势欲豗,断碑古塔蚀苍苔。 雨声一夜卷春去,风撼千山我独来。 注释 - 落磵: 坠落在山涧。 - 流泉: 流动的泉水。 - 势欲豗: 势态好像要碰撞。 - 断碑古: 断碑和古塔都显得陈旧。 - 蚀苍苔: 侵蚀着青色的苔藓。 - 卷春: 把春天带走。 - 风撼: 风摇动。 - 千山: 无数的山。 - 我独来: 我独自走来。 赏析 首句“落磵流泉势欲豗”
【注释】 刘寺后山:位于江西南昌。 白鸥渔艇:指渔船。 贵妃泉石:指唐代杨贵妃所居的温泉,又称玉女池、玉女泉等,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郊。 寂寞孤僧:即孤独的僧人。 信杖扶:拄着拐杖。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诗。诗人在登庐山前山时写有“登庐山作”,后山则写有《题刘寺后阁》《登刘寺后山》《游刘禹锡故居》等诗。这首是登庐山后山之作。 首句“落日山光半有无”,描绘的是一幅夕阳下山间景色图
欲向西山学采薇,可怜身瘦得名肥。 天边多少能鸣雁,不到衡阳不肯归。 诗句释义 1. 欲向西山学采薇: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古代贤者西山采薇的生活方式,即在山林中隐居,远离尘世的纷扰。"西山"通常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居住地,如传说中的东皋、西山等地,这些地方被认为是避世的理想之地。"学采薇"则意味着通过模仿这种生活方式来寻求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 2. 可怜身瘦得名肥
【注释】: 共折梅花竹岭西,白云粘袖带诗归。 东风著尽青青子,双径峰前落照微。 注释: 和天目见寄——即答谢天目(即谢灵运)的《山居示宗诸子》诗,此诗是作者在山中与诸子同饮,并赋诗相赠之作。 梅花竹岭西,白云粘袖带诗归。 注释: 梅花竹林岭西:指谢灵运在浙江临海山阴(今浙江萧山县西南),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句。 东风著尽青青子,双径峰前落照微。 注释: 东风著尽青青子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林木悲嘶带断霞,淡烟楼阁梵王家”,首句写景,点明地点是天目上竺山寺。第二句写寺中景色,“悲嘶”“断霞”“淡烟”等词语写出了山寺的静谧,给人以宁静、幽远的感觉。“梵王家”,梵王是佛的别称。这里指山寺中的和尚。第三句写日出时分,寺庙里僧人起早念经。第四句写僧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祝福。“绕遍”,是说僧人念诵经文,绕着古寺的山茶树走了一圈又一圈,祝愿新年平安顺利
【注释】 ①越路:古时指从浙江一带通往京城的路。③明君:这里指皇帝,即唐玄宗(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亲为窦德妃)。④故山:指家乡的青山。⑤尧舜事:尧和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以尧舜之贤而治理天下。⑥爱吾庐:指皇帝对诗人的恩典,赐给诗人住宅。 【赏析】 《礼嵩明教塔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洛阳时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组诗。这组诗共二十韵,分两首,每首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