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元肇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黄鹤楼”是武昌著名的名胜古迹,相传三国时吴王孙权曾在此宴饮赏月,故有“黄鹤楼前旧月明”之句。诗人由黄鹤楼写到吴王台,再从吴王台回到武昌城。这几句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2.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 “莫秋声”的意思是:不要听到秋天的声响。“莫秋”即不闻秋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离情”指作者在武昌时的孤独寂寞之情
见雁南飞欲寄音,裂衣刳血写乡心。 书成刬地添惆怅,又恐无人射上林。 注释:雁南飞时,我渴望通过它们传递思念之情,因此撕破衣服、割破皮肤来写下我的思乡之心,希望这些情感能够传达出去。然而,当书信写成后,我发现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我更加感到悲伤和焦虑。最后,我还担心没有人能射中那高高飞翔的鸟儿,无法实现我的愿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故土的深切思念之情
酬杜北山 杜君世胄本蝉联,流落南天不记年。 买个草堂湖上住,醉吟如在曲江边。 注释: 1. 酬:酬答,回答。 2. 杜君:指杜甫。 3. 世胄:指世代为官的人家(世家)。 4. 蝉联:形容官职高升连续不断。 5. 南天:指南唐。 6. 买:购买。 7. 草堂:诗人自号少陵野老,晚年居于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8. 湖上:指草堂所在的成都西郊浣花溪一带。 9. 曲江:指唐代长安城西的曲江池。 译文:
【注释】 晋元帝:指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睿,字景文。他在江左建立东晋王朝,史称“元帝”。遗宫:指司马睿的陵墓。石头城:在江苏南京市。长吏:地方行政官员。春秋:即春秋两季,每年祭祀时令。几多:多少。乾坤手:指有治理天下之才能的人。闲:悠闲自得的样子。回廊:宫殿中的走廊。 【译文】 司马睿的墓地在石头城,每年由当地官长前来祭扫。 有多少能人巧匠整治乾坤,悠闲地绕着宫殿的走廊徘徊观望。 【赏析】
注释:王荆公,指的是宋代的王安石,字介甫,谥号文。半山祠,位于钟山风景区内。来往钟山住半腰,意思是说我在钟山居住的地方是半山腰。骑驴松下莫萧萧,意思是说我骑着驴子在松树下行走时不要发出声音。只因墩号分人我,意思是说是因为我的姓氏“王”和“荆”的墩位不一样,所以被人区别对待。到了经纶恨不消,意思是说我对于治理国家的政策感到遗憾和不满。 赏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诗人认为
《送月上人之东州》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行者的深切关怀与祝福。诗句如下: - 诗意解析:洞庭波上的木兰舟承载着诗人对远行之人的深深思念。每当清晨,洞庭湖上的雾气弥漫,仿佛与天际相接,木兰舟在湖面上缓缓前行,载着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期待。“只解年年载客愁”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人生离愁的深刻体会
【注释】 疏烟:淡淡的烟雾。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走风沙:飘荡在空中的尘土。古木:老树。寒芜:冷清荒凉的野草。欲莫鸦:想飞也飞不动的乌鸦。拾穗:摘取稻谷。村童:村中的小孩。涉溪水:在溪里洗澡或洗衣服。数声:几声。渔笛:渔船上的笛子声。隔芦花:透过芦苇传来的笛声。 【译文】 淡淡烟雾弥漫着风沙,枯树和荒草之间寒鸦已经归巢。摘了稻谷的小孩儿涉过小溪洗刷,渔夫的笛声隔着芦花在耳边响起。 【赏析】
与郑明府四首其三 诗句释义 - 结束才容四五人:这里描述的是宴会结束时,能够容纳的人数已经很少。 - 绠长尤恐井生浑:用来形容酒桶太短,担心水会浑浊,无法饮用。 - 浊醪不受殷勤劝:指主人热情地劝酒,但酒已变质,没有人愿意接受。 - 笑把黄花过一村:笑着拿着菊花走过村子,可能是在自嘲或是对乡村生活的惬意态度。 译文注释 - 注: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元肇的《与郑明府四首》中的第三首。 -
注释: 华夷图:指禹在治水后划分的九州地图。 禹迹茫茫宇宙宽,等闲移向壁间安:大禹治水的足迹遍布了整个宇宙,但人们却轻易地将它移到了墙壁之间。 从头指点须开展,莫只东南角上看:从整体上看,这个九州地图应该是展开的,而不应该只是将东南角当作重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大禹治水功绩的诗篇。诗人通过比喻和描绘,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赞美之情。 首句“华夷图”,指的是禹在治水后划分的九州地图
诗句释义: 清晨的池塘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明镜反映着天空。 译文: 清晨的池塘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明镜反映着天空。在寒冷的阳光下,它显得如此美丽,仿佛一位冷艳的美人。 注释: - 水净方塘:指的是清澈的水面,方塘即方形的池塘。 - 晓镜清:清晨的水面上映照出清晰的景色。 - 依依冷照:形容梅花在寒冷中依然绽放,姿态优雅。 - 玉娉婷:形容梅花的形态美如玉,娉婷是指优美的身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