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行海
【注释】 别东岑上人:告别东岑的上人。别,告别;东岑,山名,在今江西南昌市南。 天涯:指遥远的天边;也指离别的人和地。 同看:一同观赏。 九日花:即菊花。 莫道:不要说。秋来:秋天来到。 难作客:难以成为客人。难,困难,不顺利。作客,作客他乡。 心闲:心里闲适。 随处:随时。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酬答的对象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东岑上人。全词表现了词人的闲逸之情,抒发出作者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谊。
【注释】 周浦道中:从周浦到道中。周浦:水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 浅芦深苇雨丛丛,一浦潮来一浦风。 浅的芦苇,深深的芦苇,雨后的苇丛,一片葱郁。 一簇簇的浪花涌向一个方向,一阵阵的潮风刮过另一个方向。 船傍水篱门外过,数声白犬吠鱼翁。 船儿靠近水边的篱笆门经过,几声狗吠声传来,是渔翁在叫卖。 【赏析】 《周浦道中》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作品,作于南宋理宗宝祜四年(公元1238年)。全诗写景如画
诸友夜话 爱战将军未白头,寸心犹自不忘忧。 华夷百岁兴亡事,一夜同君说蔡州。 注释: 诸友夜话:在夜晚与朋友谈论国家大事。 爱战将军未白头:形容将领英勇善战,但年岁已高。 寸心犹自不忘忧:即使年纪大了,也依然担忧国家的安危。 华夷百岁兴亡事:指的是华夏与夷狄之间的百年兴亡之事。 一宿同君说蔡州:在一晚的时间里,一起谈论了蔡州的战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朋友深夜谈话时所作
注释: 客中:客人的居处。 白云流水自东西,漠漠杨花客思迷:在东边的山头有白云流过,西边也有,而山上的杨花随风飘荡,我站在这山中,思绪纷乱。 杜宇亦来归未得,一春不向此山啼:杜鹃鸟也来了,它想归去却不能,春天里它都不在这里啼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游子情怀的诗,诗人借景抒情,将自然景物与自己漂泊异乡的孤独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
【注释】 白绵:白色丝绵。绿丝:浅绿色丝绦。藻阴:水草的荫凉处。潺湲(chán yuán):流水声,水流缓慢而清亮的声音。伯牙:古代传说中的知音,相传他善于弹琴。 【赏析】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幽美的山景图,表现了作者游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写池中景色,次句写鱼儿,三句写池水,最后一句用伯牙比喻自己的心境。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耐人寻味。 “白绵”即白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加以阐述。 “怀希晋此山二友”意思是:怀念那晋代的隐士王徽之和谢安这两位朋友。“石色草堂前,更有梅花曲水边。”这两句是说,在山中隐居生活久了,思念起晋代的两位隐士王徽之和谢安,想到他们的石室草堂,以及梅花曲水边的雅集。“昨夜珊瑚枝上月,照人何事不团圆”这两句是说
注释: 生来不识旧京春——生下来就不知道京城的春天,比喻对故土的不熟悉。 望断春风满眼尘——望着春风,却看不到它的尽头,眼中尽是尘埃。 二月西湖好花柳——在二月的西湖看到美丽的花柳。 太平人——指和平安定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生来不识旧京春,望断春风满眼尘”
注释:字草情真读未休,夕阳河上便登舟。 译文:看着书信中字迹,心情真切地读着,没有读完就登上舟船出发。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思念的诗。首句“客中得云浦书以舟见招”点题,说明作者正在客中,收到友人从云浦寄来的信后,邀请他乘舟去拜访。次句写接到信后,立即收拾行装准备前往。“夕阳河上便登舟”,描绘出一幅诗人在夕阳西下、暮霭苍茫之中,登上小舟欲行的画面。第三句“望中不见书来日”,是说诗人在登舟之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旨,并结合着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句“客亭杨柳思悠悠”,是说在客人的旅店里,看到杨柳依依而想到自己远行在外,不禁产生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这一句中,“客亭”指诗人住宿的地方。“杨柳”点明时间、地点。“思悠悠”写出了诗人的思绪万千,情思绵绵。 第二句“隔岸青山是越州”
【注释】 悼:祭奠死者,表示哀思。梅屋:诗人友人。相伴梅花过一生:与许梅屋相伴度过了一生。月香水影是肝肠:月光下的花香,映照出诗人的愁肠。先生:对人的尊称。梅坏先生死,屋外春风吹夕阳:如今梅花已经凋谢,而许梅屋却已经离世,只留下窗外的春天和夕阳。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朋友的诗。诗人以梅花自喻,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相伴梅花过一生,月香水影是肝肠”,描绘了一幅与友人相伴度过一生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