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青玉案 · 三村,用须溪渡江观桃韵 注释: 1. 青玉案:词牌名。 2. 三村:地名。 3. 须溪:地名。 4. 仙源纵有花千树:即使有仙人居住的地方,也开满了千朵桃花。 5. 渔人误:被渔民误认为是桃花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 6. 打桨休猜桃叶渡:不要误以为是从桃叶渡(即“桃叶渡”的简称)出发。 7. 刘郎:即刘晨(古代传说中两位男子入山采药,一去不返,后被仙女所救)。 8.
【注释】 ①青玉案:词牌名。又名“碧山隐者歌”、“忆王孙”、“南乡子”、“江城梅花引”等,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一叠韵,前片两仄韵,后片两仄韵,前后片各两仄韵,共十仄韵,押入声九屑韵。 ②西山:本指华山,这里借指京城。 ③眉痕皱:喻指相思之苦。 ④珠帘:形容女子的眉毛像串着珠子一样美丽。 ⑤长忆分襟后:意指在分别之后,思念之情难以忘怀。 ⑥闲中:闲暇之时。 ⑦拈红豆:比喻相思。
【注释】: 何人:是谁。吹彻江城笛:形容笛声嘹亮,传遍全城。吹落:飘落。琼瑶屑:指梅花,因梅花似玉、似瑶而色白。曲径闲过春寂寂:穿过曲折的小路,春天显得格外寂静。窗前影散:月光照在窗户上,影子也随着散去。阶前香冷:月光洒在台阶上,香气也随着消散了。空照婵娟月: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月亮。婵娟:指嫦娥。楚些:一种古体诗歌的名称,这里借指《诗经》里的《国风·周南·汉广》。招未得:没有得到招引
霜鬓不剪人惊老。话故旧,相逢少。觌面而今成一笑。短衣露胫,瘦麻编屦,疏布还裁帽。 注释:鬓发已经斑白,不修剪一下让人感到惊奇。谈论老朋友,相见次数很少。当面相见时,却能开怀大笑。穿着短衣,露出小腿,戴着麻质的鞋子,用稀疏的布料做成帽子。 一年次第寒威到。便有酒、何妨共倾倒。万事都拚沉醉了。来时镫火,去时冰雪,是处安排好。 注释:一年四季,寒风不断,寒冷逼人。只要有酒,为什么不喝上一杯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又名“百字令”、“碧玉春”,双调,六十一字,上片五仄韵;下片六仄韵,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次韵和尹默饮酒:即应和友人尹默的《青玉案》词作。次韵,即依原词词意和其韵脚填词。 曲生:指诗人自己。自有回旋地:自有回旋的地方,即有施展自己的才华的地方。 料不作:料想不会。 封侯计:封侯之志。封侯,古代一种官爵称号,因功受封为侯爵。 尔汝:古人相称朋友的一种亲昵的说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关键词语,最后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进行理解。“相如消渴恹恹病”,意思是李商隐感到心烦意乱,就像司马相如一样感到极度的烦躁和不安;“又屈指、秋光近”意思是李商隐不禁想到秋天即将到来,而自己却依然没有一点好转;“可是文君情绪冷”,意思是李商隐觉得张文君的情绪变得冷淡,好像对自己失去了感情;“画楼尘满
【注释】 青玉案 · 送春:词牌名,本调共六十八首,皆为双调六十三字(有前后片两段)。前片四仄韵,第二句可平韵,后片三平韵,第四句可仄韵。又名《青玉案·元夕》、《满庭芳·红日垂弧》、《满路花·送君南浦》、《满江红·和王梅山》等。上阕起首二句,写春去时的情景,“忍”、“几”都是忍受的意思。“谢”是凋落的意思。“雪样荼蘼开满架”,荼蘼花开如雪,满架的荼蘼,是春去的象征。荼蘼,又称木槿。“芳情灰冷”
【注释】 残阳:日落时剩余的阳光。亭馆:建筑,供行人休憩、观赏景物的地方。西子妆台:指美女西施的梳妆台。红香坠粉:形容花枝上红色的花瓣飘落。翠阴横黛:形容树木的浓阴遮蔽了眉毛的颜色。画舫:彩绘的船,泛指装饰华丽的船。凉飙:凉爽的风。遥相待:在远处遥遥相望。高城:高大的城墙。酒杯还把:手拿着酒杯。睡情:睡觉时的情调、情趣。 译文: 碧绿的湖面映照着落日的余晖,美丽的亭台楼阁参差错落,美不胜收
青玉案 玉环飞燕方娇小,看叶叶,轻霞袅。蛱蝶蜂儿忙在晓,带露含啼,临风偷笑,莫待都开了。 花神欲酹须醇醥,最爱君家曲生好。早起衣裳浑欲倒。 画栏凭处,提壶频唤,愿作花间鸟。 注释: 1. 玉环飞燕方娇小:形容女子如玉环和飞燕般美丽动人。 2. 看叶叶,轻霞袅:观察着每一片叶子,仿佛看到轻薄的霞光飘动。 3. 蛱蝶蜂儿忙在晓:春天的早晨,蝴蝶蜜蜂忙碌飞舞。 4. 带露含啼,临风偷笑
《青玉案·得信》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收到爱人的书信后所作,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菱花看罢晨妆了,天外信传青鸟。 - “菱花”指的是镜子,“晨妆了”表示梳妆完毕。 - “天外信传青鸟”意味着远方传来的信件如同从天边飞来的使者。 2. 蹙损眉尖双叶小。 - “蹙损”形容眉毛被压弯的样子。 - “双叶小”指眉毛弯曲得像两片小叶子。 3. 鸳鸯谱上,金针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