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准
【注释】 人定:子时。亥,十二地支之一。老鼠此时正无碍,意思是说老鼠这个时候最安静,不会受到惊吓。 忽然灯灭寝堂前,床前咬我靸鞋袋:忽然之间灯灭了,我在寝室的床上,老鼠在咬我的鞋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老鼠的诗。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老鼠比作人类,写其习性和行为。诗中“人定亥”,即子时,是老鼠最安静的时刻;“忽然灯灭寝堂前”,形象地描绘了老鼠在黑暗中行动的情景
【注释】 鸟窼(éi):指织布时用的鸟巢。 老婆:这里泛指侍者或侍女,也即女尼。 宾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境。 百华:百种花卉。 虚明周大野:意谓普照大地。 衲僧:禅宗僧侣的通称。末后句:最后一句话。 嘘(xū):叹词,表示疑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一位名叫“云侍者”的僧人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用典较多,且多用对仗手法,如“今古道虽同”,“头头三昧门”。此诗写景抒情并举,前半部分写景
诗句 1. 开眼合眼,道契寰中:睁开眼睛,闭起眼睛,道理就在心中。 2. 东行西行,禅非物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禅宗不是超脱物质世界。 3.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形容一种轻松自在的姿态,像插锹、叉手和动指头一样自然。 4. 南泉把镰刈茅,谁人知此意:南泉禅师拿着镰刀割草,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5. 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现在的人无法理解古代的教义,僧人的智慧已经满了肚子
【注释】 十二时颂 其二:十二时辰。 平旦寅:清晨寅时开始。 当人有道事须亲:应该做有道德之事,必须亲自去做。 莫认狂痴作近邻:不要和狂妄之徒为邻,免得受其影响。 【赏析】 此诗是一首劝诫之诗。作者以“十二时颂”为题,旨在规劝人们要时刻牢记做人的道理,不可与不肖之徒为伍。全诗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值得玩味。 首句点出时间是黎明时分。“平旦”,即天刚亮时;“寅”,指寅时,古代把夜间分为五更
这首诗是一首谜语诗,通过对诗句的解析和联想,我们可以猜出答案。让我们逐句解读并揭晓谜底: 1. 种松道者道情孤,往个茅庵事事无。 - "种松道者":这里指的是一位种松树的人,他的道情(信仰或追求)是孤独的。 - "往个茅庵事事无":他来到一个茅草庵,里面没有任何事情。 2. 屋内锄头三两柄,烟熏一只醋葫芦。 - "屋内锄头":在屋内有一把锄头。 - "烟熏一只醋葫芦":用烟熏制一只醋葫芦。
注释:在十二辰中,巳时是龙象出现的时候,需要观察第一义理。如果在那里寻找是非对错,见解如何会有李二呢?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关于时间、空间和道理的诗歌。它通过描绘十二辰中的巳时,引出了“第一义”的概念。这里的“第一义”可以理解为最重要的道理或原则。诗人通过对比“向其中觅是非”和“见解何曾有李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真理,也不要试图去追求那些不存在的东西
日暮时分,法身清净无分别。 乾坤广阔尽东西,千山万山翠色相依偎。
【注释】: 日出卯,卯时(即早上五点到七点)太阳从东方升起,大道分明莫外讨。 日月纵横在目前,逢原左右拈来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 “日出卯,大道分明莫外讨。” 意思是说,太阳刚刚升起时,天地万物都清晰可见,没有什么可以探讨的。这里的“大道”指的是大自然的道路或规律,“莫外讨”则表示没有什么可以超越或探索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谦卑之情。 “日月纵横在目前
注释 鸡:公鸡。丑:指子时。 念佛:佛教徒念诵佛号。懒开口:不开口念佛。 上楼:登楼。 敲磬:击磐。 两三声:形容声音不大,但有回响。 方丈:寺院内和尚的住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子时起床后,听到楼上有人敲击磬的声音,然后才慢慢开口念佛的情景。这种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佛教徒在黎明时分开始修行的场景。 这首诗的译文是:“鸡鸣丑时,我起来念佛却懒得开口。登上高楼,敲了两三次磬
好笑提婆达多,入捺落十小劫波。 然得三禅妙乐,吹布毛须还鸟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