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宁
首先输出诗句: ```高提祖印,独耀寰区。 坐却舌头,圣凡罔测。 声前要旨,妙叶难该。 句后玄关,金针双锁。 通人分上,肯受提撕。 懵懂禅流,徒夸作略。 设使五湖衲子,四海高人。 问似龙飞凤舞,答如玉转珠回。 向本分事中,白云万里。 诸缘不涉,岂落今时。 混沌未分全体现,乾坤才剖失便宜。 ``` 译文: ``` 高高举起佛祖的印记,独自照耀着天地四方。 放下世俗的舌头,圣人和凡人都难以揣测。
【注释】 古今不异: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达者同归:有智慧的人,他们的归宿是相同的。 踏著斯关:踩过这关口。 自他兼济:自己和他人都得到好处。 山僧不惜眉毛:山中的僧人毫不吝惜自己的头发。 重为诸人指注:重新给人们指点迷津。 休,休,大丈夫儿合自由:不要,不要,大丈夫应当自由。 急急脩,莫悠悠:赶快修路,不要拖延。 看看便是结交头:很快就可以成为朋友。 莫学陵田栽晚稻,一阵霜风无可收
《偈六十三首 其四十七》是宋代诗人释道宁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句释义: - 一人发真归源:一个人开始修行,回归本性的根源。 - 十方虚空:十方世界(佛教用语,指所有佛教徒所在的空间),一切都归于虚无。 - 悉皆销殒:全部消失。 - 浑家不是不进步:我的家庭并不是不进步,但家中出现了障碍。 - 无奈当门荆棘生:无法前进是因为门前出现了荆棘。 - 译文:一个人开始修行
【注释】 兔走乌飞,暗移时节。:兔子和乌鸦飞跑着,暗中改变了季节。 入夏早三旬,衲僧彻未彻。:夏天已经过了三十天了,和尚们还没完全醒悟。 休寻向上关,莫问西来诀。:不要寻找向上的道路,不要询问西方的教义。 健则松径闲行,困则堂中便歇。:身体强壮时在松林中漫步,疲倦时则在寺庙里休息。 恩光一道皎然,旷劫未尝生灭。:慈悲的恩光如一道明亮的光线,在漫长的岁月里从未消失过。 无物可并雌黄,教我云何剖说。
【注释】 1.偈:佛家语,佛教中的诗歌、歌诀等。 2.六十三首:这是一首六言诗,故称“偈”。 3.门外:门前。 4.春将暮:春天快要结束了。 5.园林:这里指庭院。 6.华木:花木。 7.灵云消息在:指天象变化。 8.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9.莫颟顸:不要茫然无知,即不要糊涂。 10.云舒:云开。 11.四野:四周。 12.雨泻:雨下。 13.往复本非移易:循环往复本来就没有改变
诗句释义: 灵山顾视,迦叶亲闻。 白藕峰前,卢公契旨。 直饶针芥相投,未免随波逐浪。 俱成胜负,犹涉驱驰。 争似青天为幕,夜月为钩。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踏得故关田地稳,不风流处也风流。 译文: 我在灵山的高处眺望,亲耳聆听迦叶大师的教诲。 在白莲峰前,我领悟了卢公的智慧,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即使针尖和芥子也能相交,但最终还是会随风飘荡。 最终都成为了成败之数,我们仍然在追逐中前行。
下面是对《偈六十三首 其三十一》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遍界不曾藏,通身无影像。 - 词语解释:遍界,整个范围。不曾藏,没有隐藏。通身,全身。无影像,没有形象或影子。 - 译文:我的全身都没有形象或影子。 - 注释:“遍界”指整个世界;“不曾藏”表示没有任何遮掩或伪装;“通身”指的是整个身体;“无影像”表示没有任何形象或影子。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释道宁的超脱与自在
注释: 1. 云收天际,雾卷长空:云雾消散,天空变得清晰。 2. 坐立俨然:形容人站立或坐着的样子非常端正。 3. 谁家风月:指谁的家?这里的“谁”可能是指某人或某物,而“风月”则指美好的事物。 4. 这里荐得:这里指某个地方。 5. 早涉崎岖:很早就遇到困难或障碍。 6. 般雪填井:像下雪一样填满了井。 7. 不许夜行刚把火:不允许晚上出行,刚点燃灯火。 8. 直须当道与人看:必须走在正道上
【注释】 1. 偈六十三首:指《大般若经》中的六百三十个偈子。 2. 田中稻子已焦黄:形容稻子成熟了,颜色变黄。 3. 不并常:不是平常的颗粒。 4. 五湖龙象:泛指各地的佛教信徒。 5. 济饥疮:救济饥饿的病苦。 6. 剑为不平离宝匣:比喻正义的力量就像宝剑一样锋利,能破除不正之风。 7. 药因救病出金瓶:比喻良方妙药能够治愈病人的病痛。 【赏析】
【注释】 偈六十三首 其三十八: 1. 【注释】禅家流:佛教徒,修行者。 2. 【注释】干木随身:指佛性常在,不离法身。 3. 【注释】逢场作戏:比喻处事圆滑。 4. 【注释】有时:指有时行善事,有时行恶事。 5. 【注释】白云:喻隐士或高僧居住的地方,即山林。 6. 【注释】持盂闹市:喻行善事时不避世。 7. 【注释】没弦琴:喻没有弦乐,比喻清静。 8. 【注释】为祥为瑞:指有吉祥和祥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