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贽
诗句释义 1 “惆怅一樽酒”:表达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感伤情绪,用酒来表达这种忧愁的心情。 2. “惟君知此心”:意思是说,只有你最能理解我的心事和感受。 3. “试看流水去”:比喻时光流逝,如流水般无法阻挡地流逝,暗指时间的无情。 4. “未抵别情深”:虽然时间已逝,但我对朋友的深情依然深切,无法随流水一同逝去。 5. “北望家何在”:向北望去看不到家乡的影子,表达了一种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
【注释】 清笳:指军用乐器。拂晓鸣:早晨鸣响。猎骑:打猎的骑兵。秋城:秋天的城门(边塞)。鹘(hù):一种猛禽,俗称雕。云中响:从云中飞过发出响声。鹰翻草际轻:在草丛中盘旋飞翔。天低:天幕低垂。遥合阵:远远地摆开战阵。暝(míng)日:黄昏时分。归营:回营休息。所喜:高兴之事。三军:泛指军队。所喜:高兴之事。太平:国家安定。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秋八月,吐蕃侵扰松州时
送丘为下第归江东 杏园迷捷径,惆怅一番春。 马踏落花去,愁随芳草新。 碧溪寻钓侣,白鸟识诗人。 荣达休嗟晚,山阴有买臣。 注释: - 杏园迷捷径,惆怅一番春:指丘为在杏园中迷失了回家的路,心中满是惆怅之情。 - 马踏落花去,愁随芳草新:形容丘为骑着马离开,而他的忧愁也跟随着新长的芳草一起生长。 - 碧溪寻钓侣,白鸟识诗人:在清澈的溪水边寻找钓鱼的朋友,白鸟也能认出诗人的才华。 - 荣达休嗟晚
诗句解析: 1. 泉脉来何处,山人未识名。 - 此句询问水源的源头来自何方,而山中的隐士们尚未能够辨识出泉水的确切名字或来源。这里的“泉脉”指的是水从地下涌出的自然通道,即泉水的来源;“山人未识名”表达了山中的隐者对自然现象缺乏了解和探索的状态。 2. 悬厓飘练影,漱石韵琴声。 - 描述了水面如同悬挂的白色绸缎在悬崖边摇曳,水声与石头相互呼应如弹奏的琴声。这句通过“悬厓”、“练影”和“漱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归嵩山作”是题目,是全诗的主旨,点明了诗人要归隐的情怀。“嵩岳堪归隐,无能只愿闲”是首联,写诗人归隐的决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心随云共远,身与鹤同还”是颔联,写诗人在山林中的生活。“黄菊闲秋径,丹枫映晚山”是颈联,写诗人在山林中的景色。“地偏无俗辙,终日掩柴关”是尾联,写诗人远离尘世的生活态度。 【答案】 归隐 归隐的决心:我渴望归隐山林
【注释】楚天:指湖北一带的山水。南归:友人从南方归来。 译文:我放眼远望,只见楚天的群山高耸入云,友人归来的路途并不遥远。 残雨刚刚停歇,夕阳下的青山一片宁静,春天的江水正缓缓地流过,友人乘着一叶扁舟归向故乡。 家乡的莺歌燕语已经老去,竹林里的笋子和蕨菜长得又肥又壮。 老朋友拿着酒来拜访,为我洗去一路风尘的衣服。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的同时,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临江亭 凭栏对渚禽,云过半江阴。 萧飒蒹葭雨,苍茫橘柚林。 问津人已远,怀古意何深。 俯仰乾坤内,谁能识此心。 注释: - 临江亭:一个位于江边的小亭子,作者在此地观赏风景并抒发感慨。 - 凭栏对渚禽:站在亭子栏杆上,面对江中的小洲上的飞鸟。 - 云过半江阴:天空中的白云飘过一半的江面,形成一片阴翳。 - 萧飒蒹葭雨:形容细雨打在芦苇丛中的声音凄凉、萧瑟。 - 苍茫橘柚林
【解析】 此诗写客路乡思。前四句,写舟行所见之景:短棹轻移,晚泊五溪。正值暮秋,猿声哀婉;归雁排成一字长行,掠过边陲。“客路”二句是说,客船停泊在岸边,正是深秋季节,而故乡的山影和飞鸟,也映入眼帘。这两句以动衬静,以乐反悲,突出了诗人羁旅中的孤独、凄清之感。“蒹葭”句,用《诗经·小雅·采薇》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描写了蒹葭丛生的水边渚上。“䆉稏”,泛指稻穗
赴京途中遇雪 译文:万里巴川的旅客啊,驱车奔驰在这旅途中,笑对这奔波忙碌的人生。关山逼近,腊月将尽,下起了大雪,让人心中充满了愁绪。柏酒谁来献上,只有自己点起了兰灯。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但头上的白发却依旧清晰可见,映照在镜中。 注释: - 万里巴川客:指远在巴蜀(今四川一带)的客人。 - 驱驰笑此身:形容长途跋涉,笑对自己奔波忙碌的一生。 - 关山逼残腊:关山逼近,腊月将近尾声。 -
羊公已去世多年,残碑尚留在现在。如此江山在,几陪冠盖临。碧天连水阔,白鸟入云深。往事从兴感,长歌豁素襟。 注释: - 与诸子登岘山(与各位儿子一起登上岘山):指晋代羊祜死后,其子羊琇等人登山游览,并有诗文传世。这里的“岘山”泛指名胜古迹。 - 羊公殁已久,残碣尚留今:羊祜去世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遗迹——残碑依然保留至今。 - 如此江山在,几陪冠盖临:这样的江山美景还在,谁能陪伴我一同欣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