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
注释:瀑布中悬挂着护土沙,飞流聚沫白生华。 译文:瀑布中悬挂着护土沙,飞流聚成泡沫白如花。 赏析:首句写瀑布的景色,用"瀑布中悬护土沙"形容瀑布的雄壮景象。第二句描写瀑布水势的汹涌澎湃,以及水花四溅的情景。最后两句以雪景作结,写出瀑布水声如雷鸣般响亮,使整个山谷回荡在轰鸣之中,如同积雪消融后汇成溪水流淌,激起了浪花。整首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句注释】 1. 臂篝:古代一种以竹条编织而成的护胸。 2. 筠(yún)篝:即筠笼,用筠竹编制的护胸。 3. 穿臂农夫:即穿着这种护胸的农夫。 4. 若肤:像皮肤一样柔软。 5. 华宴:豪华的宴会。 6. 巧笼衣袖络珍珠:指在衣袖上用精巧的技艺织出花纹,并饰以珍珠等宝物。 【译文】 筠竹编制的护胸中空无一物,穿过胳膊的农夫护如肌肤般柔韧。 它不像舞女华美的宴会上的服饰
拖车 早春时节,拖车载着农具破雾而来; 傍晚时分,载着柴薪返回时,月光已洒满道路。 不似南陌看花时,雕轮绣毂声如雷震。 注释: 拖车:指用马车或牛车拉的车辆。 同农具破烟来:农具破雾而来。 暮带樵薪载月回:傍晚时分,柴草被运载回来。 不比看花南陌上:与在南边街道上观赏花卉的情景不同。 雕轮:雕刻精美的车轮。 绣毂:镶嵌有彩绣花纹的车毂。殷春雷:象春雷般轰鸣的声音
注释:牛车拉着水车的诗句,每天车头都踏万回,这重劳人力真是令人悲哀。现在垄头浇田的水都是乌犍拉上来的。 译文:日复一日,车头都在犁地往返行走,这繁重的劳动真是让人感到悲哀!从今以后,农田里的灌溉水都是乌犍们拉上来的。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和理解
【注释】 江乡:指江南水乡。新霁:雨后初晴。稻初收:收割了稻田中的庄稼。绑竹为扦:用竹子编成竹扦。可寄留:可以用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白水:清泉,这里泛指清澈的泉水。鼎足:古代的一种盛物用具,三足两耳,形似鼎。黄云:黄色的云。随意:任意、随心所欲。丰年:丰收之年。象:指谷穗,比喻庄稼。居人:安居的人。喜:高兴。滞穗:被水淹没的稻穗。无遗:没有遗漏的,指全部收割完毕。寡妇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石笼的描写,展现了石笼的雄伟与坚固。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首联: “谁编藤竹作长笼,块石填来势自雄。” - 注释:这是在描绘石笼的制作过程。石笼是用藤竹编制而成的大笼子,然后填充石头使其更加坚固。这显示了石笼的设计者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工艺水平。同时,通过用“势自雄”来形容石笼,也表达了其强大的气势。 次联: “螮蝀有形横巨浸,鲲鲸无力战秋风。” -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农具的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覆壳:这是农具的一种,主要用于覆盖在田里,以保护作物免受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袭。覆壳通常是由竹子或木头制成的,中间可以填充一些稻草或者棉絮等,以增加其重量和稳定性。 2. 田头赫日曝肤赪:这是指农民在田头暴晒在阳光下,皮肤变红的情况。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曝晒会导致皮肤水分丧失,从而使皮肤变红。 3. 微智能令庇荫清:微能是一种自然现象
注释: 木杴(ù):一种树木,叶子像桑叶,果实可以吃。 柄头掌(bǐng tóu zhǎng):即柄头杖,是一种手杖。 谷实:谷物的果实,也泛指谷物。 抄:同“餐”,吃。 忌:怕,害怕。 苗夏耰锄方用事:意思是说在夏天的时候,人们正在使用农具耕作。 几回高阁待秋成:意思是说多次登上高楼等待秋天的收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木杴的特性来比喻人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木杴的形状
高车 通渠激浪走轰雷,激转筒车几万回。水械就携多水上,天池还泻半天来。竹龙解吐无云雨,旱魃潜消此地灾。安得临流施此技,楼居涤去暑天埃。 译文: 高车,通渠,激浪,走轰雷,激转筒车几万回。水械,水上,天池,半天来。竹龙,解吐,无云雨,旱魃潜消此地灾。安得,临流,施此技,楼居涤去暑天埃。 注释: 1. 通渠:疏通渠道。激浪走轰雷:形容水流湍急如同雷霆。激转筒车几万回:形容水流冲击筒车转动不停。
堈碓:石磨。 杵臼:舂米时用的工具,形如棒槌和石臼。搜奇作碓:寻找新奇的方法制作碓(chui,一种石制捣米工具)。 米翻堈滑恣舂撞:稻米在碓中翻滚,使石臼内的米变得滑溜,便于舂击。 铁笼木末装全杵:将木制的杵头装在铁制的碓臼内。 皮护篘材倚半腔:用皮包裹的石料支撑碓的一半。 频作低昂身与共:不断上下移动身体以配合碓的动作。 惯成踏蹑足须双:习惯了踩踏碓臼,需要两只脚同时用力。 近随文轨通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