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
【诗句】 壁间古木新篁影有可爱走笔戏题 韦偃工古松,与可善枯竹。 岂如君家素壁上,有此天然画两幅。 一株古木欹墙东,状如峨嵋山巅千岁万岁之枯松。 旁有笛材拔孤玉,扶疏枝叶带露而筛风。 天知君爱画,欲为发一哂。 呼取羲娥作画师,借此二物为画本。 戏从君家壁间摹写之,一枝一叶俱无遗。 傍人来见道是画,问如何画无能之。 元来画时不用诸葛笔、梁杲墨,别有妙法匿形迹。 偷儿虽甚爱,看得卷不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张吏目的赠别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咀霞嚼云香满髯”,形象地描绘了张吏目品鉴名茶的场景。他如同一位仙人一般,品味着茶中的美好与清香。颔联“岚光染秋迸疏帘,哦诗屡秃霜毫尖”则展现了秋天的山色和张吏目吟咏诗歌的情景。颈联中的“岷峨清风飒帷幨,刮磨幽翳辉银蟾”进一步描绘了张吏目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张子京在先祖大父居所的竹轩中命名为琴琅玕 停止弹奏双凤鸣叫,阴分嶰谷凉幽庭。 淫哇不能屈其贞,睨霜节坚挺疏茎。 骨含五音堪九成,欲泄未得郁不平。 峄阳孙枝感精诚,檿丝与俱徽玉明。 为引虞薰发其声,却寄猗兰和䪫韺。 陶弦在趣非耳听,韩腹曾思披以呈。 厥妙可蕴求无形,必与俱传物斯荣。 张公之孙馀典刑,所宝不忝贻嘉名。 彼局耳目尘满缨,泥琴琅玕挹馀清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退居乡间之时,诗人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闲适与恬静,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晚出田间”是全诗的首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及人物。晚出田间,即在黄昏时分从田野里走出来,这是诗人归田后经常做的一种活动。 颔联“疑有沮溺辈,耦耕尚依依”,写的是诗人偶遇一位耦耕的人,两人并肩而耕,显得十分依恋。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耦耕之人人格化,写出他们勤劳耕作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全诗如下: 鬼斧淬霜劂嵚洞,石璺津□□清湩。 一潭绀影浸秋寒,云染龙腥罥枝重。 镌瑶□□四巑岏,雄压坤维妥以巩。 人言曾见华阳儿,突□□蒙珠尚捧。 云璈丁当杂梵呗,悯涸忧枯乞灵宠。 虚无怪电摇青光,谷搅崖搜雷雨□。 地储精英固如是,岂必盘涡龙所拥。 石藓镀绿攲风磴,局步下窥毛发疏。 蟠鳞潜角见无由,鱼弄戏腮微浪涌。 注释: - 鬼斧淬霜劂嵚洞
【注】 古铜小鼎砚滴铭:砚滴是古代文人写字的文具,上面刻着诗句。“砚”就是砚台,“小鼎”就是小鼎砚滴,“铭”就是铭文。 泗水没宝鼎:泗水是大河流,泗水没宝鼎,即泗水淹没了宝鼎,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此岂其云仍:此难道只是云而已吗? 煅顽炼钝凝:煅是烧的意思,炼是冶炼的意思,锻就是锻打,这里指把铁烧热然后敲打,使坚硬的铁变柔软。 赤精小瓠断:赤精是红色精气,小瓠是小葫芦,断就是断了
【注释】 山如斲新棱,泉如注新碧。山像刚被削平一样,泉水像注入的新碧色。 醉卧便妥帖,似换松根石。一醉便能安顿得舒适,仿佛换了一块松树根上的石头。 混俗悼昔遗,嗜静竦今获。与世俗混杂在一起悼念过去,嗜好安静使今天得到好处。 吸鲸涤烦想,饫奇苏惫力。吸鲸吞下烦闷,饱食奇珍使疲惫的身体恢复力气。 追往忽悟咎,持虑日增惕。追念往事忽然醒悟了过错,整天忧虑增加恐惧。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诗
【注释】 兴:兴致,兴趣;不暇:没有闲暇;蹑屐:穿上木屐;鸣鸡先:鸡先叫;裛(yì)袂:拭去衣襟上的水汽;碧氛:指雾气。 【赏析】 诗以“兴”为题,是说作者因志趣所至,情不自禁地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前三句写诗人在写作时,心情激越,不能安闲地躺着休息,于是踏着木屐,早早地起床,先于鸡声而鸣。次两句描写诗人在写作时的情状:拂袖拭去衣袖上的水气,沾湿衣襟上清新爽朗的气息。第三
寄山臞滕主簿 瘦劲老硬铁诘曲,龃龉不棘险不巇。 此天与才未易学,太白吻喉贺肝脾。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古鼎的描写赞美了作者的朋友滕主簿。首联描绘出古鼎的形状和气质;颔联通过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这种古鼎的特点;颈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特点;尾联则表达了对滕主簿的赞赏之情和对他的敬仰之意。整首诗用词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注释】 时时溪上行:时常在溪边行走。 或与幽人遇:有时遇到隐士。 手把一编诗,共倚崖边树:手里拿着一本书,和隐士一起靠着山崖边的大树。 鹭近始暂飞,鱼惊却重聚:鹭鸟靠近时才飞起一会,鱼被惊吓后会重新聚在一起。 佳景不待求,足熟自知处:美好的景色不需刻意去追求,只要熟悉了就能知道它在哪里。 稚子爱相随,似亦耽幽趣:小孩喜欢跟随他,似乎也沉迷于这幽静的情趣之中。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溪上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