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霆震
译文 书生报国缺乏贡献,惭愧对着茱萸勉强举杯。 连山雾气中雄虺蜿蜒,朔风何时能使野鹰飞来。 交游渐向艰难危险尽,怀抱怎能使老病开颜。 几度出门怀疑所往何处,拄杖细绕竹西回。 注释 1. 答道原思治:回答的诗歌主题是治理国家。 2. 书生报国乏涓埃:书生为国家付出的微薄努力。 3. 羞对茱萸强举杯:面对茱萸酒时感到惭愧。茱萸酒是一种传统饮品,通常与秋天或纪念先贤有关
寇来自北见城中萧然散入村落注释:寇兵来自北方,看到城中一片萧条的景象,纷纷散入村落。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寇兵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生活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珍视。 断雁云低欲度迟,鹊巢何许寄南枝。 注释:断雁低飞,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落脚之地,而鹊巢则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诗人以断雁、鹊巢为比,寓意着人们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生活无依
【解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眺望关山极目远眺,但只看见黄尘飞扬,不见故乡的绿水青山。颔联写自己种秫之地荒废,宾主之间往来甚少;催租之役频繁,自己疲于奔命。颈联写自己身染尘埃,秋日应洗葛衣,而此时细雨蒙蒙,柴门未启。尾联写江南风景如画,令人思乡之情大减,但自己却无人可忆了,只有怀念曾经作诗的方回。 【答案】 ①首联“叹息车薪水一杯”,是写自己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悲叹
【译文】 陇梅驿中的来信杳无音讯,白昼里连山雾气正酣。 细柳未应全在灞上,蓝田自可转关南。 惊涛四面轻帆破,疑路千条老骥谙。 落落怀才宜不少,冥冥当局得无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陇梅驿为背景,写诗人在仕途上遭遇坎坷,但胸怀壮志,依然乐观进取。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情感深沉
诗句解释 1 山压孤城草树荒:这座孤立的城池,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2. 西风尘起独彷徨:秋风带来尘土,使得城中的人感到迷茫和不安。 3. 萧条遗构重烧毁:残破的建筑再次被火焰吞噬。 4. 憔悴馀民半杀伤:受伤或死亡的人口比例很高。 5. 驿传共疑星使杳:消息传来时,人们怀疑是星使(使者)的消息。 6. 角声空引雁愁长:远处的号角声让雁群感到忧愁。 7. 书生往往谈经济
杂咏三首 海宇久承平,风尘忽四惊。官僚生间道,黎庶死乘城。壮士天山箭,将军细柳营。寥寥千载事,忧世与谁评? 注释: 1. 海宇:指整个天下。承平:太平盛世。 2. 风尘:指战乱和动乱。四惊:突然的惊恐。 3. 官僚:官吏。间道:指官道。 4. 黎庶:百姓。乘城:守卫城墙。 5. 壮士:英勇的士兵。天山箭:比喻勇士们英勇无比,能射中天山。 6. 细柳营: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像细柳那样整齐。 7
杂咏三首 所至失坚城,宜令鼠辈轻。茫茫谁报国,草草众兴兵。 译文: 我所到之处失去了坚固的城池,应该让那些鼠辈轻视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我何时才能报答国家?草率地发动众人兴兵。 注释: 所至:所到之处,这里指战斗的地方 坚城:坚固的城池。 鼠辈:比喻敌人或敌人的军队 报国:报答国家 草草:匆忙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兴兵的行动仓促,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随随便便地行动 赏析:
诗句释义 1 感遇: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2. 病发梳频减:疾病使得头发稀疏,暗示了诗人身体的不适。 3. 愁根日夜深:长期的忧虑使得心情沉重,难以释怀。 4. 世方迷货色:社会风气浮躁,追求物质利益。 5. 天未厌风尘:皇帝对战争的厌恶,但战争仍然不断发生。 6. 臣分谁忧国,君心本爱民:作为国家的官员,应该为国家担忧;而君王的心,本就爱民如子。 7.
【注释】 忆第三儿留郡城:怀念你留在郡城的儿子。第三儿,指李泌。第三子,是避唐玄宗李隆基讳而改的,李泌字长源。 百里元非远:百里,指距离,比喻空间距离。元,通“原”,本来、原来之意。非,不是。 三春又已终:三春,即春季三个月,泛指一年。又,再次。已,已经。 传闻随处有:传闻,传说,消息;随处,到处,处处;有,存在。 消息几时通:消息,信息,消息;几时,什么时候;通,传递。 蔓草酣朝露,孤花系晚风
罗郭 首义罗明远,倾家郭楚金。 俊功随日起,遗恨与年深。 白日重泉影,青天万古心。 如何有位者,翻不计浮沉。 释义: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首句“首义罗明远”,意思是在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中,罗明远是最早发起义举的人。次句“倾家郭楚金”,表示他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财产。第三句“俊功随日起”表达了他的功绩如同旭日东升一样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