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次韵孙作大的诗歌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老去虚心将劲竹(注释1):年纪渐长,心境变得谦虚,就像那挺拔的竹子。 饥来返哺爱慈鸦(注释2):饿了回来喂母鸦,比喻孝顺父母。 忠贞孝友无消息(注释3):忠贞不渝,孝悌友爱的品德没有任何消息,意味着这些美德已经消失或者无法实现。 惆怅南天白日斜(注释4):心中充满了忧愁,向南望去太阳已经快要西斜
【注释】次韵孙作大雅思归四绝各述已志 其四:壮发飘飘四十有余,羁旅艰难,我本想像陶渊明那样隐居。为屠白额除民患,每掣金鳌备馔厨。 赏析:此诗是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 首句“壮发飘飘四十逾”中的“壮发飘飘”形容了诗人的外貌特征,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自信与豁达。而“四十逾”则表明了他的年龄和经历。 第二句“羁艰何意问陶渔”,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理想。他认为
【释义】 颍川王家有高尚的德行,子孙们都是优秀的后代(指颍川王的儿子)。朝廷中像美玉一样温润的贤才(指颍川王之子黄伯章)。你这次去朝廷任职,将带着千万部书卷。希望你把忠孝仁义的精神发扬光大,继承贤人门风。 【译文】 颍川王家有高尚的德行,子孙们都是优秀的后代;朝廷中像美玉一样温润的贤才,你这次去朝廷任职,将带着千万部书卷。希望你把忠孝仁义的精神发扬光大,继承贤人门风。 【赏析】 《送黄伯章应辟》
【注释】 1. 陈本初:指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诗人,与宋之问、沈佺期并称“初唐四杰”。此诗应征之作。应辟:指朝廷征召。 2. 昭代:指唐朝的盛世。頖宫:指朝廷。 3. 元龙:指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张飞(字益德),人称“卧龙”,豪气冲天。 4. 致君尧舜:意谓要实现像尧、舜那样的圣明君主。 5. 儒术:指儒家学说。 6. 良臣:指贤能的辅臣。济世功:意谓辅佐君主治理国家,造福于民。 【赏析】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画为题,描绘的是一只鸟从万朵锦簇的花丛中飞出,暂栖于荆棘丛中避敌的故事。“跳出”“暂栖”二句写其动作;“上林无限”“山樊梦寐安”二句写其境遇。全诗通过咏物抒怀,寄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 (1) 跳出:挣脱。秾芳万锦团:花丛繁盛。金丸:指蜂。 (2) 山樊梦寐安:像山中的野鸡那样在梦中都觉安宁。樊:野鸡。 【答案】 译文:挣脱了繁盛的花丛,暂时飞到荆棘丛中躲避黄蜂的追捕
注释: 题方壶半窗风雨竹:方壶,即方壶亭,位于苏州市沧浪亭内西南方,为园中名胜。半窗风雨,指方壶亭的风雨景色。 折得琅玕几叶青:琅玕,一种美玉,这里用来形容竹子。折得,是指从方壶亭取来几片竹子。青,是说这些竹子还保持着翠绿的颜色。 泠风入手翠涛轻:泠风,清凉微风。翠涛,形容竹叶在微风中摇曳的美景。手,用手接触的意思。翠涛轻,形容竹叶随风飘动时轻盈的感觉。 金苞不展湘蕤露,洒向秋窗作雨声:金苞
【注释】 章台罗绮锦成团:章台,指汉宫名。这里指代繁华的京城。锦绣,形容华丽。成团,堆在一起。罗绮锦,指绣有花纹的丝织品。 何似空山荆棘里:比喻荒凉、冷落的地方。春风稳借一枝安,意思是春天的风,能够吹到荒凉、冷落的地方,给那里带来生机和温暖。 安:安定,舒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首句写京城的繁华,用“锦成团”、“花柳”等词语来形容,形象生动;次句写荒凉的地方
注释: 次韵孙作大雅思归四绝各述已志 其一 学得条桑种薄田,竹溪茅屋凤山前。 青云长得三珠树,碧落飞来一道泉。 译文: 我学会了种植条桑种薄田,在竹溪旁茅草屋前凤山前。 青云中长出三颗珍珠树,碧落天边飞来一道泉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农耕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农耕生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其中“学得条桑种薄田”一句
诗句释义 1 轩冕泥涂本异名:“轩冕泥涂”原意是说高官显贵与平民百姓的身份地位完全不同,这里用来形容富贵与平凡。轩冕指的是尊贵的官职和华丽的服饰,而泥涂则是泥土和水草,比喻为平凡无奇的生活。这里的关键词是“轩冕”,即“尊贵的官职和华丽的服饰”。 2. 论交一宿去天庭:“论交”指的是谈论交友之事,“一宿去天庭”则表示在一夜之间就离开朝廷或官场,这里指脱离世俗的纷扰。这里的关键词是“去天庭”
【题解】此诗为作者寄给友人黄子邕而作。方壶、画江、云渭、树等词,都是写景的词语。 【注释】壶子:指画中人。殷勤:情意深长的样子。魏阙:宫城门,借指京城长安。风云意:指朝廷政治气象。汗漫期:指寄予希望的时间。 【赏析】此诗是作者寄给黄子邕的一首七绝。诗中用“壶子”、“画江”和“云渭树”等词来写景,表现了画中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全诗风格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