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子慇勤画里诗,寄来工部慰相思。
都将魏阙风云意,散作湖江汗漫期。
【题解】此诗为作者寄给友人黄子邕而作。方壶、画江、云渭、树等词,都是写景的词语。
【注释】壶子:指画中人。殷勤:情意深长的样子。魏阙:宫城门,借指京城长安。风云意:指朝廷政治气象。汗漫期:指寄予希望的时间。
【赏析】此诗是作者寄给黄子邕的一首七绝。诗中用“壶子”、“画江”和“云渭树”等词来写景,表现了画中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全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高远,富有诗意。
壶子慇勤画里诗,寄来工部慰相思。
都将魏阙风云意,散作湖江汗漫期。
【题解】此诗为作者寄给友人黄子邕而作。方壶、画江、云渭、树等词,都是写景的词语。
【注释】壶子:指画中人。殷勤:情意深长的样子。魏阙:宫城门,借指京城长安。风云意:指朝廷政治气象。汗漫期:指寄予希望的时间。
【赏析】此诗是作者寄给黄子邕的一首七绝。诗中用“壶子”、“画江”和“云渭树”等词来写景,表现了画中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全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高远,富有诗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诗歌思想及创作背景分析诗歌内容,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采芝操”:指《采薇》一诗.《诗经·小雅》中的名篇之一,共三章.第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第二章:“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悄悄
这首诗的作者是黄孝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民彝自天,理乱义存。" - 注释:百姓的伦理观念来自上天的指引,在混乱和安定之间,正义存在。 - 赏析:这是诗歌的开篇,表达了作者认为人民的基本道德观念来自于自然和宇宙的法则,即秩序和混乱共存于世,正义始终是必要的。 2. "蹈危何腼,死无伤恩。" - 注释:面对危险时,我无所畏惧,即使死亡也不会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江海情亲鹤氅 - 江海情亲: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江海广阔,象征着广阔的天地;情亲则指亲情深厚。 - 鹤氅:古代官员所穿的官袍,这里借指高官显爵。 - 译文:我对江海之宽广怀有深情,如同穿着华丽的官袍,身居高位之人。 - 注释:江海,象征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鹤氅,象征地位和荣耀。 2. 风尘泪洒龙渊 - 风尘:指战乱或奔波劳碌。 - 龙渊
八公操 诗句:- 猗欤青紫,被体而微兮: "猗欤"是赞叹的语气词,"青紫"指尊贵的颜色,"被体而微"形容颜色虽美但含蓄内敛。 - 味以珍鲑,充肠而肥兮: "味"指享受,"珍鲑"指美味佳肴,"充肠而肥"形容美食带来的满足感和丰盛。 - 吞啖腥膻,馨香则遗兮: "吞啖"指吃,"腥膻"指腥味肉食,"馨香则遗"表示虽然享受了美食,但忽略了清淡的味道。 - 玩彼长物,清明遂疲兮: "玩"意为欣赏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流目寥青,八风扬扬: - 注释:放眼望去,视野辽阔。 - 译文:《诗经》中的“大雅”篇章中描述了宽广的天地和远大的志向。 - 赏析:这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内心的宽广与高远。 2. 挥弦心远,去翼天长: - 注释:弹奏琴弦,心随旋律飘向远方;展翅高飞,向往自由无垠的天空。 - 译文:通过音乐抒发情感
采薇操 彼腥腐为氤氲兮,纷纷世而饴之。 曰:趋风而委顺兮,悼冉冉而危之。 冀可免于万一兮,顾衷私而违之。 匪独善于斯须兮,慨大义而归之。 山之薇兮,洁而肥之。 既得以疗吾饥兮,我则宜之。 译文: 那些腐烂的食物变成了香气四溢的东西啊,世间的纷扰和诱惑都在滋养它们。 人们说:“追逐风向,顺应潮流。”但我也深感忧虑,担忧这种追求最终会让我陷入危险之中。 我希望能侥幸逃脱这种局面
诗句释义: 1. 南风歌 - 这是一首表达对统治者的赞美诗,通过南风象征领导者的仁慈和公正。 2. 至德交孚 - 至德:极善的品德;交孚:相互信任。意味着统治者拥有极高的道德品质,能够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3. 生物畅茂 - 生物:百姓;畅茂:繁荣茂盛。表达了人民生活的富饶和繁荣,国家治理得当,民众生活得以改善。 4. 以洽万民 - 洽:通达、和谐;万民:广大人民
【诗句解读】 1. 万里慈亲塞外,三秋倦客天涯。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慈亲:指母亲。塞外:指的是边疆地区,即边关。三秋:指一年中的第三个秋天。这里借指岁月漫长,人已远离家乡。倦客:指长时间在外漂泊的人或游子。天涯:原意是指天的尽头,此处比喻远方。 2. 鸿沟白日尘满,龙阙青云路赊。 鸿沟:指黄河。白日:指大白天。尘满:尘土飞扬。龙阙:指皇宫,这里代指朝廷。青云路赊:意思是说朝廷的道路高远而且艰难
【注释】: 《子夜歌四首》是南朝齐武帝的诗。这是第四首,写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痴情苦态。 挂(gā):挂在门上。 施朱(chū)红(hóng):涂脂抹粉。 可怜:值得怜爱。 赏析: 此诗写的是一位女子怀念远行之人的凄楚情景。开头两句,写春蚕吐丝结茧于门户,而女子却抱着丝线来到床边,与亲人话别,她多么希望把这份思念也织成一件衣物,送给心爱的人。第三句“镜昏不见面”,描绘出女子在梳妆打扮时的情景
注释: 题方壶半窗风雨竹:方壶,即方壶亭,位于苏州市沧浪亭内西南方,为园中名胜。半窗风雨,指方壶亭的风雨景色。 折得琅玕几叶青:琅玕,一种美玉,这里用来形容竹子。折得,是指从方壶亭取来几片竹子。青,是说这些竹子还保持着翠绿的颜色。 泠风入手翠涛轻:泠风,清凉微风。翠涛,形容竹叶在微风中摇曳的美景。手,用手接触的意思。翠涛轻,形容竹叶随风飘动时轻盈的感觉。 金苞不展湘蕤露,洒向秋窗作雨声:金苞
注释: 1. 卫国诸孙国士风,九苞华采丽苍穹:卫国的后代子孙继承了国士之风,他们的才华如同九种珍贵的花朵,绚丽多彩。 2. 都将久蛰林泉志,散作为霖泽物功:他们都有长久隐居林泉之志,现在将这种志向散播到天下,为百姓造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卫国后代子孙的赞美和祝愿。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的才华和志向,以及他们将这种志向散播到天下,为百姓造福的行为,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关怀和责任感。同时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首句“方壶画竹寄周知州”中的“方壶”指的是方壶山,是作者的故乡,而“画竹”则是指画竹的竹子,这里的竹象征着友情。 次句“太守题封金瀣沆”中的“太守”指的是当地的知府,“题封”指的是书写信件,而“金瀣沆”则是形容书信的内容十分珍贵。 第三句“壶仙折寄玉琳琅”中的“壶仙”指的是作者自己,而“玉琳琅”则是指精美的玉石
【释义】 颍川王家有高尚的德行,子孙们都是优秀的后代(指颍川王的儿子)。朝廷中像美玉一样温润的贤才(指颍川王之子黄伯章)。你这次去朝廷任职,将带着千万部书卷。希望你把忠孝仁义的精神发扬光大,继承贤人门风。 【译文】 颍川王家有高尚的德行,子孙们都是优秀的后代;朝廷中像美玉一样温润的贤才,你这次去朝廷任职,将带着千万部书卷。希望你把忠孝仁义的精神发扬光大,继承贤人门风。 【赏析】 《送黄伯章应辟》
【注释】 1. 陈本初:指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诗人,与宋之问、沈佺期并称“初唐四杰”。此诗应征之作。应辟:指朝廷征召。 2. 昭代:指唐朝的盛世。頖宫:指朝廷。 3. 元龙:指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张飞(字益德),人称“卧龙”,豪气冲天。 4. 致君尧舜:意谓要实现像尧、舜那样的圣明君主。 5. 儒术:指儒家学说。 6. 良臣:指贤能的辅臣。济世功:意谓辅佐君主治理国家,造福于民。 【赏析】
【注释】 章台罗绮锦成团:章台,指汉宫名。这里指代繁华的京城。锦绣,形容华丽。成团,堆在一起。罗绮锦,指绣有花纹的丝织品。 何似空山荆棘里:比喻荒凉、冷落的地方。春风稳借一枝安,意思是春天的风,能够吹到荒凉、冷落的地方,给那里带来生机和温暖。 安:安定,舒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首句写京城的繁华,用“锦成团”、“花柳”等词语来形容,形象生动;次句写荒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