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玠
吴中汤孟实,余闻之衍师道。原同居七世矣,能率正其家人庭,无间言室无私藏。诸舍少有不律,辄晨起盛服至其寝门,引咎自责,必改而后止。天子赐复以表孝义之门馆阁名臣皆为诗歌美之,余虽未见君子中心藏之矣。遂为之诗,所谓不必寄元也。 【注释】:吴中:今江苏苏州地区一带,因吴地而称,泛指江南地区。衍师道:汤氏家族的先师道。原:原来。同居七世:家族成员共同生活了七代人。能:能够。率:遵守。正:纠正。无间言
诗句与译文 - 送黄少监晋卿还金华: 送你回金华,我心随你远。 - 惟我宗人兄: 你是我宗亲兄长。 - 早登南宫试: 你很早考中了进士。 - 当时太极赋: 当时写的《太极赋》。 - 可使纸价贵: 这篇赋使得纸张的价格都变贵了。 - 文章有馀勇: 你的文章很有勇气。 - 一鼓作士气: 你的作文鼓舞了人们的情绪。 - 旋收成均誉: 很快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 遂发兰台秘: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创作的。以下是对每一句的翻译,以及相应的关键词注释: 1. 无云而雪时在谢氏(注释:没有云彩却有雪花,这发生在谢家) 2. 白日天无云,雪花明昒昕(注释:白天天空晴朗,却没有云彩,洁白的雪花明亮璀璨) 3. 僮子走相诧,个个瑶花文(注释:孩子们跑过来惊奇地观看,每个孩子都像瑶花一样美丽) 4. 饥人尚糠覈,寒士方缊黂(注释:饥饿的人还吃糠和核
【赏析】 《寄介石索寒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半部分写菊花,后半部分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梦境。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流畅,意境优美,情真意切,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 这首诗的前四句“时菊晚逾好,金彩照微霜。庶尔同岁寒,解后不得将。”描述了菊花在秋天的美丽景象。这四句诗通过描绘菊花在秋天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菊花坚韧不拔的品质。这种品质与作者的人生经历相契合,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注释】 1.阳元:指胡伯衡。 外家儿:指胡伯衡的亲戚,即胡氏家族的人。 2.丱角:指少年时期。游:指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等活动。 3.蹉跎:形容虚度年华。 4.䟤(jié)跋:步行艰难的样子。风尘:比喻世事的艰辛。 5.比园庐:指隐居在山林里,过着清静的生活。 6.弄杯斝(jiǎ):指喝酒。 7.饥鸿:比喻饥饿的人。相呼:相互呼唤。 8.积雪:指覆盖在地面的雪。中野:中间的田野上。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此题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逐句进行翻译:浙江观潮似介石兼呈陈守中 朝看潮水生,暮看潮水落。 大江日东流,自绕青山郭。 长澜驾归风,秋气正萧索。(“生”译为升起) 万雷鼓腾趠,百鬼凌喷薄。(“趠”译为奔突) 蛟龙窟宅移,蓬梗共漂泊(“宅”译为栖息之地)。 况尔蛙黾微,埼岸所栖托
这首诗是陶渊明在南园的别业中所作的一首五言诗。 我们来逐一解读诗句: 1. 琼田无恶土,玉树多好枝。 注释:这里用比喻手法形容南园的土地如同琼田一般美丽,而树木则犹如玉树一样珍贵,枝繁叶茂,生长得非常好。 2. 鼎角匿犀者,自是名家儿。 注释:这里的“鼎角”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青铜器的造型,而“犀”则是一种珍贵的动物。诗人用“鼎角匿犀者”来形容那些隐居于南园的人,他们就像家中的珍稀宝物一样
译文: 九月九日,与韩仲实登上涵山,怀念韩伯清。 寒气已至,商阳时菊已委多露。 今日登高赏景,船桨已经备好。 往日之事已不再来,新人已经如故。 一生能有多少双鞋,再登涵山去。 穿越高空,登上险峻的石阶,高处的鸟儿在飞翔。 江天入眼,眺望远方,暮色升起,烟树朦胧。 黄昏时分看到横贯天空的参星,岁与秋俱暮。 君子尚未到来,役车在中路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韩仲实登涵山时所作。诗以“凉气薄莫商
【注释】 琴士:指擅长弹琴的人。丝属:弦乐器的别称,这里指弦乐。清庙: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斯人:这样的人。汉中叶:东汉末年。鹿鸣曲:《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鹿鸣》,是歌颂宴饮群臣的诗。旧谱:指古乐谱。高弹:指弹奏得高亢激昂。遗躅(zhú):前人的足迹。 【翻译】 八种乐器各有其特殊作用,可贵的是弦乐器。 弹琴唱歌都是高雅的调子,在清静的宗庙演奏最为庄重肃穆。 这样的人才已经去世很久了
陈允斋楼居,扁曰“可以”。 大楼高百尺,青红半空起。 小楼二丈馀,适事亦可以。 时节会亲姻,伏腊供祭祀。 左方治杼柚,前列考图史。 览观云水宽,玩悦风日美。 玲珑豁四窗,吾心正如此。 注释: 陈允斋的楼居匾额叫做“可以”,意为可以居住。 大楼高百尺,青红半空起。 小楼二丈馀,适事亦可以。 时节会亲姻,伏腊供祭祀。 左方治杼柚,前列考图史。 览观云水宽,玩悦风日美。 玲珑豁四窗,吾心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