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成
南山紫云山居 竹露连岩际,松风满坐隅。 水舂如有节,山鸟似相呼。 暑雨收崖蜜,晴云斸土酥。 月高秋万宇,身世一冰壶。 注释: 1. 竹露连岩际:竹子的露珠滴在岩石上。 2. 松风满坐隅:松树的风声充满了角落,形容山林中的氛围。 3. 水舂如有节:用水舂米的声音有节奏,仿佛有音乐的节奏。 4. 山鸟似相呼:山鸟仿佛在互相呼唤。 5. 暑雨收崖蜜:炎热的夏天雨水滋润了山上的蜂蜜。 6. 晴云斸土酥
南山紫云山居 闲士来何处,谈空坐夜分。 五山携杖月,三楚染衣云。 塔礼旃檀相,台翻贝叶文。 南峰寻道侣,吾亦偶相闻。 注释: 1. 闲士来何处,谈空坐夜分:指一位闲散的学者或隐士来到此处,谈论玄学、禅宗之类的哲理问题,度过一个宁静的夜晚。 2. 五山携杖月,三楚染衣云:五山是指中国的五座名山之一,即天台山;三楚指的是楚国,也泛指江南一带。这里形容诗人在夜晚与友人一起行走在山中,月光下持杖行走
【诗句释义】 南山紫云山居:紫云山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诗人在这里隐居。 伏日不知暑:伏天,指夏季的三伏。伏日,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因为山居有泉可饮,所以不觉得炎热。 泉流山四围:泉水从四面环绕着这座大山流淌下来。 竹风浑却扇:竹林的风很凉爽,好像不需要扇子一样。 松雨欲添衣:松林里的松针被风吹落,好像要给人们增添衣物一样。 逸老为家好:隐居在这里的老人生活很惬意。 逸老:闲适自得的老人。 为家好
南山紫云山居 紫云当七夕,织女度银河。 绝顶瞻星近,浮空见月多。 仙家还杼轴,人世自干戈。 抱拙何烦问,临风一浩歌。 注释: 1. 紫云当七夕,织女度银河。 - 紫云:指紫色的云雾,这里指紫云山。 - 七夕:中国的情人节,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这一天鹊桥相会的日子。 - 织女度银河:传说中的织女被银河分隔两岸,每年只能在七夕这一天渡河与牛郎相会。 2. 绝顶瞻星近,浮空见月多。 - 绝顶
南山紫云山居 一宿南山顶,仙凡此地分。 河明疑有浪,天近更无云。 月色初秋见,泉声彻夜闻。 红尘飞不到,甘与鹿为群。 注释: - 南山紫云山居:描述的是一座位于南山紫云中的山居生活。 - 一宿南山顶:在南山的最高点度过了一夜。 - 仙凡此地分: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仙凡之间的界限。 - 河明疑有浪:河流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澈,仿佛能看到水面上的波浪。 - 天近更无云:天空似乎更加高远和纯净。 -
南山紫云山居 树老秋仍露,山空晚更鲜。 雨添舂药水,云湿种瓜田。 对榻僧长坐,闻钟客未眠。 自应麋鹿性,疏散爱林泉。 注释: - 南:在此处指代“南方”、“山中”或具体某地,根据上下文可确定为山中。 - 紫云: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或者是诗人用来代表这个地方的词汇。 - 树老秋仍露:树木已经衰老,但秋天的阳光依然能照到树梢上。 - 山空晚更鲜:山上空空荡荡,夜晚的月亮显得更加明亮。 -
南山紫云山居 绝壑开阑槛,遥峰展画图。 雪翻僧供钵,云绕佛香炉。 接板桥横涧,连筒水入厨。 杖藜行药去,九节得菖蒲。 注释: 1. 绝壑开阑槛,遥峰展画图:形容山间景色壮丽如画,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2. 雪翻僧供钵,云绕佛香炉:描绘僧人在寺庙里烧香拜佛的情景,以及云雾缭绕的宁静氛围。 3. 接板桥横涧,连筒水入厨:描述了一座木制的板桥横跨溪流,水流潺潺地进入厨房的情景。 4. 杖藜行药去
南山紫云山居 碧巘明霞外,秋山画不如。染成红玛瑙,削出翠芙蕖。五老天边见,三神海上居。坐来高月上,声落晚钟疏。 译文: 南山的紫云山居, 碧绿的山峦在明亮的霞光之外, 秋天的山水画比不上它的美丽。 它像是被染成了红色的玛瑙, 又像是从画中剪出了翠绿色的荷花。 在天边可以看到五座山峰, 在海面上可以见到三个仙人居住的地方。 坐下来欣赏高高的月亮升起, 听着远处寺庙里传来的钟声。 赏析:
八月 白露下山城,秋风一夕生。 远山晴若近,微日晦还明。 南国登禾黍,中原洗甲兵。 惟应餐沆瀣,云表桂华清。 注释: 白露: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令。 秋:指秋天的气候特征。 山城:指山中的城市。 朔风:初秋的寒风。 朝雾:早晨的雾气。 霁景:雨过天晴的景色。 南国:南方的国家或地区。 稻:指稻田。 黍(shǔ):古代的一种庄稼。 北塞:北方边疆地区。这里泛指中原。 云表:云端之上。 桂华
南山紫云山居 一衲紫云间,幽居丈室宽。无求尘世远,不语道身安。 释义:紫云山中的一衲,是幽居的我宽广的居所。没有世俗的纷扰,所以不必说“道身安”。 茗瀹薪炉沸,瓜沉石井寒。 释义:煮茶时,沸水沸腾;吃瓜时,冷气逼人。 似君精进力,得法谅非难。 赏析: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静、宁静的画面。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