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深
注释: 华掖云开接绛霄,簿书参赞见英髦。 华盖之下云雾缭绕,与天相接,如同连接在天际的绛霄。我辅佐朝廷处理政务,为皇帝出谋划策,展现了我的才华和才干。 姓名曾隐磻溪钓,笥笈今传左相刀。 我曾经隐居于磻溪钓鱼,以清静的心态度过时光。如今却将我的行囊中的典籍传给了左宰相。 昭代衣冠称古昔,太平礼乐属贤劳。 在辉煌的时代,人们穿着古代的衣帽,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风范。而礼乐制度也得到了完善
即景 三山何所见,众木集珍禽。 流水自朝暮,青山无古今。 饥鸢立樯杪,孤客发春深。 江海多诗思,愁人懒独吟。 注释 1. 三山:通常指中国东南地区的海上或海岛上的三大山脉,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概念。 2. 众木:许多树木,强调数量和丰富性。 3. 珍禽:珍贵的鸟类,可能指的是稀有或美丽的鸟类。 4. 流:流动的水流。 5. 自朝暮:从早晨到夜晚。 6. 古:历史悠久,长久不变。 7
【注释】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未全飞:还没有全部凋落。馀阴:指梧桐叶上的余光。客扉:诗人住所的门。半顷:片刻。天澹澹:天空清朗,云彩稀疏。竿:竹竿。晴旭:晴朗的早晨。弱躯:身材瘦小的人。吟诗:做诗。强项:强健的身体。食肉肥:吃肥肉。海角:大海边。书生:读书人。伏蒲:坐在蒲团上打坐。无计:没有办法。官闱:考试考场。 【赏析】 《酬郑千里见柬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所作
酬族兄润父韵 长记西湖日日晴,画船齐载管弦声。 青青草色裙腰绿,白白梅花粉额明。 舞倦玉纤歌扇重,醉挥银笔帕罗轻。 今年海上多岑寂,相对篱根郭索行。 注释: 1. 长记西湖日日晴:我常常记住西湖每天都是晴朗的。 2. 画船齐载管弦声:画船上载着各种乐器的声音。 3. 青青草色裙腰绿:绿色的草地上,裙子的颜色就像草一样清新。 4. 白白梅花粉额明:白色的梅花像脸颊一样红润,非常美丽。 5.
雁 翅老西风绝点瑕,秋江难认宿芦花。 雪边字缺银钩断,月下筝闲玉柱斜。 影乱飞鸥回远浦,阵横宿鹭落平沙。 声声唤起苏卿恨,为带吴霜染鬓华。 注释: 1. 雁:这里指的是大雁。 2. 翅老西风绝点瑕:大雁的翅膀因为秋天的西风而变得老化,几乎要被划破一样。 3. 秋江难认宿芦花:在秋天的江面上,很难辨认那些停歇的芦花。 4. 雪边字缺银钩断:大雁的羽毛因为沾满了雪,使得原本清晰的“字”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 茜泾庄上人:姓赵,名希声。泾县(今属安徽省)人。 清江三日客:作者自比为“清江三日客”。 风色晚骚骚:晚风吹动树叶发出的飒飒之声。骚骚,形容风声的细长而高扬。 古寺催尝酒:在古寺中品尝美酒。尝酒,指饮酒。 诗人免解貂:诗人不用脱下貂皮衣服去换酒。 永怀方外友:永远怀念远方的朋友。方外,泛指世俗之外,这里指隐居的和尚。 时见雨中招:时常看见雨水中的行人招呼自己。 仿佛蓬壶路
诗句:别院围琪树,风声起绎骚。此句描绘了庄上人邀请诗人的场景,别院周围环绕着美丽的琪树,微风吹动树叶发出悦耳的声响,如同一曲悠扬的《绎骚》。“暝云连古寺,老客拥新貂”描绘了暮色中的古寺与诗人的形象;在黄昏中,乌云低垂与古老的寺庙相连,而诗人身着崭新的貂皮裘衣,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译文: 清江岸边三日的客人,晚风中带着骚人的吟哦。 傍晚的云彩连接着古寺,久居异地的老客人披上了新的貂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首联“破寺依山杪,平湖绕四围。”意思是:寺庙坐落在山脚下,湖水环绕四周围。 颔联“霜风吹客鬓,水气湿人衣。”“霜风”意为寒冷的北风,这里指秋末冬初寒风;“客鬓”,指因思乡而引起的发白,这里泛指游子。 颈联“渔舸鸣榔急,吟篷载酒归。”“渔舸”,小舟,泛指小船;“鸣榔”,打鱼时敲船舷的声音。 尾联“晚来闲物色,坐览岁华非。”“闲物色”,闲情逸致地观赏自然景色。
注释: 1. 独怀十载竹书光:独享十载的竹简之光。竹简是古代书写和记录文字的工具,此处比喻作者的学识和才情。 2. 今日追游越水乡:今日追寻江南水乡的美景。越水是指浙江绍兴的漓江,这里指代江南水乡。 3. 棹发钱湖情浩浩:船桨划动,泛起钱塘江波涛滚滚。钱塘江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条大河,此处指代杭州。 4. 梦回梵宇月凉凉:梦境回到佛寺,月光清凉如水。梵宇是佛教寺庙的别称,此处指代佛教寺庙。 5.
诗句解读: 1. 梁湖: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梁湖边独自乘坐小船出发的诗。 2. 孤舟催晓发:描述清晨,诗人正乘着一叶小舟,准备启程。 3. 急水暗前滩:“急水”形容水流很快;“暗前滩”指前方的滩头因急流而显得昏暗不明。 4. 行子羁离日:行走的人被羁绊于离别之时的太阳之下。 5. 玄冬树木乾:在冬季,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尽,只剩下枝条,形象地描绘出季节的转换和寒冷。 6. 霜清天宇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