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何所见,众木集珍禽。
流水自朝暮,青山无古今。
饥鸢立樯杪,孤客发春深。
江海多诗思,愁人懒独吟。
即景
三山何所见,众木集珍禽。
流水自朝暮,青山无古今。
饥鸢立樯杪,孤客发春深。
江海多诗思,愁人懒独吟。
注释
- 三山:通常指中国东南地区的海上或海岛上的三大山脉,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概念。
- 众木:许多树木,强调数量和丰富性。
- 珍禽:珍贵的鸟类,可能指的是稀有或美丽的鸟类。
- 流:流动的水流。
- 自朝暮:从早晨到夜晚。
- 古:历史悠久,长久不变。
- 今:现代,当前。
- 饥鸢:饥饿的鹰。
- 立:站立在。
- 樯秒:船桅杆顶端。
- 春深:春天深入的时候,也意味着春天的结束。
- 江海:指大海和江河。
- 多诗思:心中充满了诗歌的灵感。
- 愁人:情绪低落的人。
- 懒独吟:不愿意独自一人吟诗。
译文
三座山峦何处能看见?众多树木汇聚着珍奇的鸟。
流水流淌从早到晚,青山亘古不变,没有新旧之分。
饥饿的老鹰站在船桅上,孤独的游子在春天深处感到忧伤。
江海之中充满诗意,忧愁的人懒得独自吟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与游子心境交融的画面。首句“三山何所见”通过提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界中隐藏的秘密的探寻。随后的两句“众木集珍禽”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中的生态多样性和生物的丰富性,以及这些自然元素带给人的美的享受。
第二联“流水自朝暮,青山无古今”进一步扩展了这种自然美的概念,通过“自朝暮”和“无古今”两个词组,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和永恒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和体验。“饥鸢立樯秒”描绘了一个场景,老鹰饥饿地站在船桅上,象征着孤独和无助,而“孤客发春深”则直接点明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他在春天即将结束时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忧伤,这也许是由于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或者是因为个人情感的变化所致。
最后两句“江海多诗思,愁人懒独吟”总结了诗人的感受。他发现江海之中充满了诗歌的灵感,但自己却因为愁绪而懒得单独吟诵。这既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矛盾,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逃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它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哲思,是一首具有深度和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