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深
建德曹德明存中斋 梅花千树雪纷纷,想得衡门闭夕曛。 地脉阳和今夜复,天根造化一中分。 空青暗结昆冈髓,神汞连光华岳云。 养得丹成思蜕骨,笑骑黄鹤驭氤氲。 注释: - 《建德曹德明存中斋》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梅花千树雪纷纷”:描述了梅花盛开的景象,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如银装素裹,给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感觉。 -
【注释】 混沦:混沌。一区玄璧:指一块玉。重:同“崇”,高。玙璠(wúfán):美玉。龙香:龙涎的香气。春山:即青山。湿黛痕:湿润了青山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咏砚的。诗中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把砚比作云根,以“龙涎”喻其香,以“春山”喻其形,生动地描绘出砚的精美与高贵。 首句“谁斸云根出混沦”,意思是说是谁从云中挖出了那片混沌的云根呢?“谁”是疑问语气,表示惊讶。“斸”,挖的意思
注释:小桂树的根分叉在兔子窟窿旁,秋影团团地在地下生长。它自然散发出香气,落在人世间,也如同天上金粟斗中的嫦娥一般美丽。 赏析:诗人通过对小桂树的描绘,赞美了其顽强的生长力和美丽的外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 去岁风狂薄海涯,今朝霪雨转如麻。 自缘地僻多啼鸟,不管春深又落花。 千里荒城宵警柝,一年征戍日思家。 丘山想有栖迟者,独立衡门数瞑鸦。 赏析: 《怀严侯在庐州 其二》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故土的眷恋。 首句“去岁风狂薄海涯”回顾了去年的风雨交加,形象地描绘了恶劣的自然条件。接着“今朝霪雨转如麻”
【注释】 次勾曲外史: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西湖感怀: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作者为林子方送行时所写,故以“西湖感怀”为题。 一鞭春入晓萧萧:一鞭指信步而行,春入晓指春天来临。萧萧形容马蹄声。 长记寻诗过段桥:曾记得在杭州西湖的断桥上寻找诗词。 花底莺声闲送客:莺声在花朵间婉转地唱着歌,似乎在为行人送行。 马头山影欲凌霄:马头山的倒影映在湖面上,好像要飞腾向天空一样。
【注释】天师:道教称道士为天师。九华,指安徽贵池县西南的九华山,相传是仙人所居之地。幽人:隐者。 【赏析】这首诗以“题天师画”为题,描绘了一幅幽雅清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首句写江上群峰,次句写云中楼阁,三句写自己不愿被打扰而扫落花,末句表明自己愿意与世人相隔绝。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脱俗,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情怀。 译文:江上的群峰宛如九华山,云雾笼罩的楼阁是谁家的呢?
次乌继善城南三首 其三柳丝槐幄荫澄波,十里横塘翠飒娑。 荏苒风光春事晚,清和天气雨声多。 园庐近远连桑柘,陇坂高低杂黍禾。 靴帽入城尘土暗,故山回首隔烟萝。 注释: 柳丝槐幄:形容春天的景色,柳树枝条垂挂下来,如同绿色的帷帐一般,槐树叶子繁茂,遮盖着天空,形成一片绿幕。 澄波:清澈的水波。 荏苒(rěn rǎn):指时光流逝。 风光: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清和:天气清爽宜人。 桑柘(zhē)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吴君:作者的朋友,字君。同舟:一同乘船。越:指长江。 延陵:春秋时吴国的都城(今江苏苏州)。蓬莱:神话中三神山名,这里比喻仙山。上蓬莱:登上仙山。 篱下菊花开:篱笆旁边菊花开了。 利名:名利。异业:不同的职业。奔走:奔波。 山水无情:自然景观不会因人的喜怒哀乐而有所改变。任往回:任由人来往。 解得:领会、懂得。渊明:即陶渊明,东晋诗人,曾作《归去来辞》
【注释】 1.朝城郭:指故朝城。 2.增修又一时:即又一度修缮。 3.于越:古代对今浙江、江苏一带古称。范蠡(lì):春秋末楚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退隐经商,著有《计然篇》。 4.句吴:古国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湘累:指屈原。 5.杏林煮酒:比喻饮酒。心先醉:指心情愉快,好像酒已经喝醉了一样。 6.草阁看山:泛指欣赏山水风景。手自支:手扶着山石,指欣赏山水。 7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观点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分析。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出时间,“九十春光强半阴”,“九十”暗指重阳节,重阳节为九月初九,此时正是秋天,所以是“强半阴”。第二联写景,“海天花柳愁无际,江郭旌旗驻转深”的意思是,在无边无际的海天空阔中只有飘落的花柳(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