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琦
注释: 1. 出门步步清猋起,一棹铁船三万里。 释义:每次出门时,都能看到清新的江水在风中波动。一艘船载着我,航行万里。 2. 大鱼刚被小鱼吞,缩却龙头展蛇尾。 释义:大鱼刚刚被小鱼吞食,然后它的身体就缩了起来,露出了像蛇一样的尾巴。 3. 未到中原俱历遍,浙山如黛江如练。 释义:我还没有到达中原,就已经看到了许多风景。浙山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江水就像一条细长的丝绸。 4. 临风侧耳听乡谈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佛祖丛中无位次 - 在佛学中,没有固定的等级或地位。这表示在佛教的世界里,一切众生平等,没有高低之分。 2. 参方行脚谁家事 - 指的是修行者四处游历,寻找合适的场所和时机进行修行。"参方"是学习、参访的意思,“行脚”则是指行走修行,这里强调了修行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3. 随兴一念便乖张 - 当一个人内心的念头随意而动时,可能会偏离原本的路线或目标
【注】兴藏,即白居易。 此诗是送白居易游金陵的一首五言古诗。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最后两句点明题意。 “春山”、“春水”,是金陵(今南京)春天的典型特征。“青”和“绿”,是春天的颜色,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一枝两枝梅花开,十里五里村路曲。”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景象:梅树枝头已开了几朵花,村路上曲折蜿蜒地延伸出去,不知有几十里。 “石城云影聚复散,草店鸡声断仍续。”石城在南京城北紫金山上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贾岛的作品。诗题“送径山一藏主”,意为送别一位名叫径山的隐士。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翻译以及赏析: 1. 一大藏教闲葛藤,尽大地人跳不出: - 这句诗表达了对佛法深奥难以理解的感慨。"一大藏教"指的是佛教的全部教义,"闲葛藤"比喻为纠缠不清的烦恼和执着。 - “尽大地人跳不出”意味着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难以完全脱离这种纠缠和束缚。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困惑。 2.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名叫“净光”的人,他是一位佛教修行者,被称为“天宁谧藏主”。诗中的关键词有“永嘉老子”,“三千威仪”,等。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永嘉老子错行脚(永嘉:地名,这里代指一个人):永嘉人老子,在修行的路上走了错路。 - 被人呼为一宿觉(被:动词,受到;呼:呼唤;为:成为;一宿觉:一夜的觉知,即觉悟。):人们称他为一个一夜觉醒的人。 - 曹溪只是个樵夫(曹溪:地名
诗句释义: 1. “即心是佛无心道”:此句表明了诗人的观点,即内心的觉悟才是真正的佛,而外在的修行方法(无心道)并不是必要的。 2. “不觉全身入荒草”: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完全融入自然、超脱尘世的境界。 3. “语拙今人笑古人,古人却笑今人巧”:这句话反映了一种观点的转变,从古代到现在,人们对言语表达的看法也在变,古代人嘲笑现在人的言辞华美,而现在的人却反过来嘲笑古人的言辞朴实。 4.
这首诗是《怀净土百韵诗》,作者不详,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净土的向往和对修行的坚持。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欲生安养国,承事鼓音王。 合掌须西向,低头礼彼方。 观门诚易入,仪轨信难量。 佛愿尤深广,人心要久长。 婴儿思乳母,远客望家乡。 郑重迎新月,殷勤送夕阳。 分明蒙接引,造次莫遗忘。 饮啄斋称首,熏修策最良。 五辛全斩断,十恶永堤防。 勿用求名利,毋劳论否臧。 布裘遮幻质,藜糁塞空肠。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秋雨垂垂风飒飒 - 秋天的雨细密,微风吹拂。 - 注释:秋雨和秋风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 2. 离思禅心乍离合 - 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思绪和对佛法的渴望。 - 注释: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冲突与纠结,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禅宗修行的向往。 3. 湘江东畔雁初来 - 看到江边初飞来的大雁。 - 注释:雁群的出现通常象征着季节更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4.
注释: 1. 有鳌山兮甚奇特,镇黄岩兮浮翠色。 - 这里有一座非常奇特的山叫做鳌山,它把黄岩岛笼罩在一片翠绿色之中。 2. 峭崔嵬兮高崱屴,直上云端望何极。 - 这座山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站在山顶可以遥望无际。 3. 君不见雪峰昔遇岩头老,三十年来尽颠倒。 - 曾经有一位雪峰的和尚遇到一位叫岩头的老和尚,他们三十年来一直在相互颠倒。 4. 流出胸襟盖天地,鳌山店上方成道。 -
【注释】 秋风:秋天的风。黄叶:黄色树叶。蒲团:佛家坐具,用草制成。缝坏衲(nà):补缀破衲,即补衲。道人:僧人。三度:三次。渠:指他。试看:仔细想想。祖道:佛法。师求弟子:僧人要求弟子。固未暇:固然没有时间。可有:难道没有?投针:比喻微不足道的事情。彻(chè)底:彻底。酣醉:醉得很厉害。在床:躺在床上。兔子角杖:一种用兔角制成的杖,形状像兔子的角。卓:立。孤峰:山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