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琦
【注释】: 五冠山:位于今浙江天台县境内,是道教名山之一。飞瀑:瀑布。寒潭:深水潭。神龙降:指佛教传说中佛的化身——金狮子降世。 【赏析】: 《寄高丽桧岩至无极长老》是诗人在五台山为无极长老作诗,以颂扬无极师之高德、大法和宏愿,并祈无极法师早日成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利众生。 首联写五台山的奇景。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海拔3000多米,为华北第一高峰。山上林木苍翠
【注释】 ①晚来:夜深了,天快亮的时候。晓起:天刚亮就起床。满炉红:烧得炉中通红。一病翁:指身体衰弱,无力起床。②因:于是。古人:指那些有远大抱负的人,他们往往能发奋努力,有所成就。生意在:精神振奋,雄心勃勃。③正当:正是。春风:暖风。此句是说:正当腊月里,暖风吹拂,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严寒的冬日里,因为炭火而感到温暖,想起古代那些有远大抱负的人,在严冬里仍能奋发图强
注释: 初祖:指诗人自己。初祖,即始祖,指自己家族的先祖,这里泛指作者所尊敬的人。 三周寒暑:三个月的时间。三周,一周为七天,三周即为二十一天,泛指时间之长。 泛重溟:浮游在重溟之上,泛指飘荡不定,到处流浪。重溟,指大海,重为重叠,溟为海。 萧家有发僧:萧家,泛指某家。有发,即“有发肤”,泛指某人或某个家族,发肤与发同义。僧:和尚,僧人。有发僧,意即有头发的和尚。 对朕者谁云不识
注释:在古路上,我来回奔波,白云像被冷风吹得堆积起来一样。半千尊者没有地方可寻了,石头上的花朵带着露珠开放。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送别南岳的僧人。前两句写送行之人往返于古道之间,而白云终日如被冷风所吹,堆积如山。后两句写僧人无路可去,只能在石上观赏幽花。全诗意境优美,含蓄深沉
燕京绝句其二 漆园山下葬车尘,冷水潭边拜扫人。 一种白杨千万叶,空令儿女泪沾巾。 注释: - 漆园:地名,位于今河北省顺义区。 - 葬车尘:指在漆园山埋葬死者的车辆扬起的尘土。 - 冷水潭:地名,位于今北京市延庆区。 - 拜扫人:指为死者扫墓祭奠的人。 - 白杨:指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 一种:许多,众多。 - 空令:白白地让。 - 儿女:这里指诗人自己和子女。 - 泪沾巾:泪水湿透了手帕。
前日来看普庆花,今朝零落委泥沙。 如何富贵为天子,不欲重生司马家。 诗句释义: 1. “前日”:指的是过去某天或某个时期,用于表达时间背景的设定。 2. “来看普庆花”:普庆花可能是一种花卉,梵琦可能在这一天去拜访它,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留恋。 3. “今朝”:表示当前或者现在的情境。 4. “零落委泥沙”:形容花朵凋谢后,花瓣散落在泥土中的情景
燕京绝句 其七 玉带金符楼上钟,有材长恨不逢时。 一年一度桃花浪,身是凡鱼未化龙。 注释: 1. 玉带金符:指代身份尊贵,如皇帝的玉带和金印,象征着地位和权力。 2. 楼上钟:指的是在高楼上的钟声,通常用来报时或警示。 3. 有材:意味着拥有才能或天赋。 4. 长恨不逢时:常常感到遗憾自己生不逢时,无法得到应有的机会。 5. 桃花浪:形容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色,也比喻事物变化迅速
注释 闲居:闲着,没有工作。弥勒:指弥勒佛,佛教中释迦牟尼的未来化身,姓刘名卑提,唐时俗家弟子,后成为佛。龛:供奉佛像的石刻或泥塑像。钱缗(shùn mín):钱贯串的丝绳,古代货币单位之一。这里指钱币。谙:知道。笋蕨:竹笋和野菜。正肥:正好肥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江南美景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 首句“闲居弥勒且同龛,酒价钱缗两不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璧月未出金风凉 - 这句描述的是夜晚,月亮还未出现,而凉爽的秋风已经袭来。璧月通常指的是明亮的月光或者月亮,这里可能是指月亮还没有完全露出来的样子。金风则形容微风带着凉爽的感觉。 2. 群乌哑哑鸣苑墙 - 乌是乌鸦的意思。这句描述了乌鸦在围墙上发出声音,可能是在叫唤或是在寻找食物。 3. 西山高出帝左右 - 西山指的是位于东方的山,通常指代皇宫或帝位所在的方向
在燕京绝句的第四句中,“何心拄笏看西山”描绘了诗人进入宫廷后,放下世俗的权位和地位,转而欣赏西山的自然风光。这里的“何心”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和淡泊,而“拄笏看西山”则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自得。 第五句“鹭鸶遥对鸬鹚语”以水鸟间的互动为画面,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水边景象。鹭鸶与鸬鹚之间的对话,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 最后一句“我与渔翁一样闲”,通过比较诗人与渔翁的闲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