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寒暑泛重溟,遇著萧家有发僧。
对朕者谁云不识,为谁辛苦到金陵。

注释:

初祖:指诗人自己。初祖,即始祖,指自己家族的先祖,这里泛指作者所尊敬的人。

三周寒暑:三个月的时间。三周,一周为七天,三周即为二十一天,泛指时间之长。

泛重溟:浮游在重溟之上,泛指飘荡不定,到处流浪。重溟,指大海,重为重叠,溟为海。

萧家有发僧:萧家,泛指某家。有发,即“有发肤”,泛指某人或某个家族,发肤与发同义。僧:和尚,僧人。有发僧,意即有头发的和尚。

对朕者谁云不识:对着我的人是谁说不认识呢?朕,皇帝自称。

为谁辛苦到金陵:为了什么而辛苦地来到金陵呢?为谁,为了谁,疑问代词。辛苦,辛劳困苦的意思。金陵,古地名,今南京,当时称江宁府,简称金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一位和尚漂泊流浪的身世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生活艰难。

首句“三周寒暑泛重溟,遇著萧家有发僧。”以时间的推移描绘了和尚的漂泊生活。寒暑,四季更替的时间,泛指长时间。泛重溟,飘荡在广阔的海域上,泛指四处漂泊。萧家,泛指某家,有发僧,即和尚,有头发的和尚,泛指某人或某个家族。

颔联“对朕者谁云不识,为谁辛苦到金陵。”进一步揭示了和尚的身份和目的。对朕者,面对着我的人是谁说不认识呢?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尚身份的疑惑和不解。为谁,为了谁,这里的“为”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暗示了和尚的艰辛历程。辛苦为谁,询问着和尚的来意和目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命运的交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