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琦
注释: 1. 小人藜苋便充肠:小人,指地位低下的人;藜苋,一种野菜。用藜苋充饥是低人一等的表现,说明他穷困潦倒。 2. 丞相何须一万羊:丞相(古代高级官员的尊称),这里指权贵或显达之人。一万羊,形容生活奢华。 3. 宾客馀餐到僮仆:宾客,客人;僮仆,仆人。意思是说客人吃剩下的东西也给仆人吃。 4. 不知金紫是愁囊:金紫,古代官服,表示官职和地位。愁囊,比喻忧愁的包袱
诗句释义 1. 君持使节过绳桥:王使君持有使节,正在通过绳桥。 - “君”指的是王使君; - “持”意为携带或持有; - “使节”是指皇帝派遣出去的官方代表,通常携带有关国书、礼品等。 2. 已遣蛮方感圣朝:已经派遣到蛮方(即远方)去的人,感受到了圣朝(指大唐帝国)的恩典和美好。 - “已遣”表示已经派遣; - “蛮方”指遥远的蛮族地区,这里泛指边远地方; -
注释:五祖的教导,让母子们都成为了闲人,他们传播了道法。现在,谁还愿意谈论这个话题呢?只要我们种植更多的松树,就能让四山都充满青松。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五祖的教育方式和影响,表达了对道家教义的传承和发扬的赞美。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
【注释】 梦至一山:梦中到了一座山。闻杜鹃:听见杜鹃叫春。且约雪窗南还:暂且约定在雪窗下向南回去。出郭寻春未见春:走出城去寻找春天,但未见到春天。踏遍软红尘:走过遍地的繁华之地。蝴蝶化为我:不知是谁化身为蝴蝶来与我相会。何处杜鹃唤人:不知是杜鹃在呼唤谁。笋蕨过时惟恐老,樱梅如豆正尝新:担心笋蕨已经过时了,而樱桃却正是吃的时候。及今无事早归去,莫待秋风江上莼(chún):如今没有事情早些回去吧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晓渡西湖:在黎明时分渡过西湖。 2. 船上见月如可呼:在船上见到月亮就像可以呼唤一样。 3. 爱之且复留斯须:因为喜爱所以停留一会儿。 4. 青山倒影水连郭:青山的倒影映在水中,和城外连成一片。 5. 白藕作花香满湖:白色的莲藕散发出香气充满整个湖泊。 6. 仙林寺远钟已动:远处的仙林寺传来了钟声。 7. 灵隐塔高灯欲无:灵隐寺的塔高耸入云,灯火闪烁几乎看不见。 8.
注释:昭王没有修筑高台,乐毅、剧辛这样的英才也不会来。他们的英名将万古流传,为了培养他们,不惜花费重金。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英才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的重视和珍惜。诗中通过对昭王时期的历史背景进行描绘,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培养和利用人才
澄灵散圣山居偈如宝藏主求和 我曾在佛祖座下修行,后来离开寻找隐居之所。 在佛祖的位子上不能停留脚,在凡愚的社会中可以随遇而安。 三间屋子藏身于山坞之中,万树松花照耀在石泉之上。 经过漫长的劫难依然没有改变,阿难依旧在世尊面前。 译文:曾经在佛祖那里修行,后来离开去寻找隐居的地方。在佛祖的座位上,我无法停留脚步,只能选择随遇而安,在凡俗的世界中,我可以像普通人那样生活。我在山中找到了三间小屋
独石站西望 塞北逢春不见花,江南倦客苦思家。 千寻石戴孤峰驿,一望云横万里沙。 去路多嫌葱岭碍,归途半受雪山遮。 张骞往往游西域,未许胡僧进佛牙。 注释解释: 1. 塞北逢春不见花:塞北地区春天到来时,却看不到花朵盛开的景象。 2. 江南倦客苦思家:在江南的旅人因思乡之情感到厌倦和苦恼。 3. 千寻石戴孤峰驿:形容岩石高耸入云,如同一座山峰,孤峰之上有驿站。 4. 一望云横万里沙:放眼望去
群公子 少年意气向谁倾,闲把琵琶出凤城。 染草未匀春色嫩,勒花不住晓寒轻。 风飘十里香尘满,日照三条广路明。 洒扫东堂游射处,分鹅已足慰人情。 注释: 1. 少年意气向谁倾,闲把琵琶出凤城:少年们满怀豪情壮志,纷纷走出繁华的京城,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他们手中的琵琶声,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激情和梦想。 2. 染草未匀春色嫩,勒花不住晓寒轻: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散去,小草还带着淡淡的绿色
注释:飞鸾,即凤凰。不与凤为俦,意为它不与凤凰为伍。养子,指养育的儿子。黄金屋上头,指富贵人家的豪华居所。此禽巢稳独无忧,意味着这个鸟巢非常牢固,只有它自己才能安心栖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凤凰和一只雀儿共处一室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诗中以燕子比喻自己,以凤凰比喻自己的儿子(或兄弟),以山雀野鸡比喻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