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佐辅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题目是“南中客舍对雨送故人归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猿声啾啾雁声苦,卷帘相对愁不语。 - “猿声啾啾”描绘了山间猿猴的叫声,声音悠扬而哀切。 - “雁声苦”则形容大雁南飞时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卷帘相对愁不语”表示作者在看到窗外的景色(猿声、雁叫声)后,心情沉重,无法开口说话。 2. 几年客吴君在楚,况送君归我犹阻
伤故人歌妓 唐代长孙佐辅抒情诗 1. 诗歌原文 愁脸无红衣满尘,万家门户不容身。 曾将一笑君前去,误杀几多回顾人。 2. 注释与译文 - 注释: a. 愁脸无红:形容女子的面容因忧愁而失去红润。 b. 衣满尘:衣物上满是尘埃。 c. 万家门户:众多人家。 d. 不容身:不被接纳。 e. 曾将一笑:曾经给予一个笑容。 f. 君前去:你的离去(指歌妓)。 g. 误杀几多回顾人:误导了多少人回头。 -
《梦别》 离别之后,思念愈发强烈,梦中相见却难成真;醒来后,梦境与现实相融,但追随已无可能。 梦中的苦楚让我深感痛苦,醒来时的遗憾让我懊恼不已;即使梦中之事并非真实,又何妨在梦中相聚。 注释: - 代别后梦别:离别之后,思念愈发强烈,梦中相见却难成真。 - 别中还梦别:离别中还沉浸在思念之中,梦中相见却难成真。 - 悲后更生悲:醒来后,梦境与现实相融,但追随已无可能。 - 觉梦俱千里
诗句翻译 别友人,愁多不忍醒时别,想极还寻静处行。谁遣同衾又分手,不如行路本无情。 注释 1. “愁多不忍醒时别”:形容离别时的悲伤和不舍,以至于不忍心在清醒时面对分别。 2. “想极还寻静处行”:通过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平复内心的波澜,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3. “谁遣同衾又分手”:暗示是某种力量或命运让两人不得不分离,表达了无奈和感慨。 4. “不如行路本无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相见又相别,大江秋水深。 悲欢一世事,去住两乡心。 淅沥篱下叶,凄清阶上琴。 独随孤棹去,何处更同衾。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 - 相见又相别:表达了与故友重逢后又不得不告别的复杂心情。 - 大江秋水深:描绘了秋天的江河景色,暗示着内心的深沉和孤独。 - 悲欢一世事:意味着人生喜怒哀乐之事皆为常态,无需过多感慨。 - 去住两乡心:表示即使离别
山行经村径 一径有人迹,到来唯数家。 依稀听机杼,寂历看桑麻。 雨湿渡头草,风吹坟上花。 却驱羸马去,数点归林鸦。 译文: 沿着小路经过村庄,只见一条小道上有几个人的足迹,来到村里只有几户人家。 隐约听到有人在织布的声音,静悄悄地观察着那片桑田。 雨水打湿了渡头边的草地,风吹动着坟墓上的花朵。 我只好驱赶着瘦弱的老马离开,只见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空中盘旋。 注释: - 山行经村径
【注释】 寻山家:访求山林隐士的人家。 独访:独自一人去探访。 歇:停宿。 还涉:回家过溪。 茅屋:用茅草盖成的房子。 斜连:与……相接。 隔松叶:穿过松林的缝隙。 主人闻语未开门:山中的主人才听到我的说话声,却还没有开开门迎接我。 绕篱野菜飞黄蝶:在篱笆周围,野菜丛生的地方,飞舞着黄色的蝴蝶。 【赏析】 此诗写诗人访友不遇,遂至山中寻幽探胜的情景。全诗语言平实、朴素自然,意境优美清新,富有情趣
【注解】 野火(焚烧)烧毁了树枝,水又洗去了泥土。数围孤树半心存。几棵老树半身埋在土中。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它应该是没有生机,无法承受雨水的滋润,但它还是将自己的生机寄托在苔藓之上,让苔藓来代替它生长。 赏析: 这首诗写枯木之“存”也。首联写其被野火烧死,又被水淹死,但还有半截子存在。颔联写枯木虽无生机,却以苔藓为伴,使苔藓得以生存。颈联写枯木没有生气,无法承受雨露
阴云凝朔气,陇上正飞雪。 四月草不生,北风劲如切。 朝来羽书急,夜救长城窟。 道隘行不前,相呼抱鞍歇。 人寒指欲堕,马冻蹄亦裂。 射雁旋充饥,斧冰还止渴。 宁辞解围斗,但恐乘疲没。 早晚边候空,归来养羸卒
逐胜不怯寒,秋山闲独登。 依稀小径通,深处逢来僧。 侧石拥寒溜,欹松悬古藤。 明书问知友,兴咏将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