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乙亥年元旦时的情景和心情。首先,“去年今日喜迎新,今日迎新乙亥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以及对新年的期望。接着,“膝下盛传新岁酒,眼中多是未官人”描述了家庭聚会的场景以及家庭成员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兵民利病身亲阅,今古诗书眼到频”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亦欲百年垂老眼,未知松柏几经春”也透露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markdown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是明代诗人吴琏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茶和水的搭配作为引子,通过描写江水清深、山茶飘香的景象,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含义及赏析其艺术特色: 诗句释义 1. 江上深清碗上茶:“江上深清”描述的是江水的清澈透明,而“碗上茶”则暗示了茶的清香,整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2. 蒙山香味渗卢牙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第1、2、4、5、6、7、8句: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共七句。每句都是七个字,形式上遵循了五言古诗的标准规则。 第1句:“觥筹方错酒方酣”。这里的“觥筹方错”指的是喝酒的器具和酒的量都恰到好处,“觥”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筹”则是用来计数的筹码。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欢乐的场景,人们在喝酒时,酒杯和酒壶都摆放得恰到好处,人们畅饮无阻。而“酒方酣”则表达了这种畅饮达到了高潮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 一山风月老江南,古俗时情已历谙。 傍柳过川行独一,举杯邀月影成三。 新诗此日劳频寄,旧事何年一共谈。 争谓白头成潦倒,万钓谁信力犹堪。 注释解析: 1. “一山风月老江南”:这句描绘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深厚情感。这里的“一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山峰或自然景观,而“风月”则指代了自然的美景和文化的内涵。 2. “古俗时情已历谙”
注释: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与杨恒叔共同撰写的五首诗。 道恒叔事三章自道:描述杨恒叔的三首诗是我写的。 文会京华:在京城里举行文人聚会。 远结朋:与远方的朋友结成朋友。 一心忠告愧何能: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却不知如何是好。 日从闹市旁耽读:每天在喧嚣的市井边上沉迷于读书。 夜向邻家隙借灯:晚上向邻居借灯光照亮阅读。 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看着自己的老琴上只有很少的漆
【诗句释义】 洪都:即今南昌市,是江西的中心城市。 名区:指名胜古迹集中的地区。 瞬息:转瞬之间。 丘墟:山坟,坟墓。 孑遗:一个也没有剩下。 清泪:指眼泪。 【译文】 南昌自古是名胜之地,但如今已不复昔日辉煌。 满眼望去,田野变成了荒草,房屋成了废墟。 哪里还能找到升入新谷的庄稼?无心去拾起散落的书籍。 想要报答当年在江州任职时对百姓的关怀,诗写成后泪水沾湿了衣襟。 【赏析】
结得松亭翠竹南,竹松清影倒澄潭。 清怀正拟闲吟弄,下笔深疑助笑谈。 莘野垄头粳正熟,柴桑篱下菊频簪。 故人不鄙常来教,方信朋侪益者三。 【注释】 1. 张同府:指张文举的同府,这里指的是张文举的朋友。 2. 松亭、翠竹:都是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 3. 清影:指清澈明亮的影子,这里比喻自己的心境。 4. 清怀:清雅的胸怀或性情。 5. 下笔:指写作。 6. 莘野:地名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 眼底生灵泽已覃,旅怀秋月湛清潭。 孤忠自许平生尽,一枕何因白昼酣。 点检世情那下咽,抚摩民瘼不停骖。 当官事俨如家事,容不冠缨世世簪。 注释: - 眼底生灵泽已覃:眼中的百姓已经得到了恩泽。覃,施恩。 - 旅怀秋月湛清潭:旅途中的心怀如同秋夜明亮的月光,清澈而宁静。 - 孤忠自许平生尽:忠诚之心,自我期望一生都能实现。 - 一枕何因白昼酣
【注释】 甲午:年号;广东方伯:广东的长官。擢:提升,升迁。相看相叙:互相看望,互相交谈,表示彼此关系亲密。即相亲:就是相亲。八千里外新方伯:指在广东做官的方伯。四十年前老故人:指诗人和胡竹亭分别时已过四十年。叔厚:胡竹亭,字叔厚。德刚:指其人品刚正。异秩:不同的官职。邦贤元善迹同尘:指胡竹亭为国捐躯,与一般贪官污吏无异。笠翁:指诗人自己。忽:忽然;迓(yà):迎接。 【赏析】
【注释】 ①张同府:指张文规。菊会:指菊花盛会,即唐代王维在长安的“曲江作序,为当时诗人聚会之所,后遂以“菊会”称之。②玳筵:盛美的酒席。③洛社:东汉末洛阳人管宁与周群等人结为好友,号“八厨士”,他们经常聚在管宁家,饮酒赋诗,时称“洛社”。④香山:即香山寺,在长安城南,是唐玄宗为纪念他的宠臣杨贵妃而建,白居易有《香山》诗。⑤梅边竹底:梅花、竹子之间,即竹林深处。⑥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