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京华远结朋,一心忠告愧何能。
日从闹市旁耽读,夜向邻家隙借灯。
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
宦情萧索投闲早,遥拟随山拽瘦藤。
注释: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与杨恒叔共同撰写的五首诗。
道恒叔事三章自道:描述杨恒叔的三首诗是我写的。
文会京华:在京城里举行文人聚会。
远结朋:与远方的朋友结成朋友。
一心忠告愧何能: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却不知如何是好。
日从闹市旁耽读:每天在喧嚣的市井边上沉迷于读书。
夜向邻家隙借灯:晚上向邻居借灯光照亮阅读。
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看着自己的老琴上只有很少的漆,而别人的方竹杖却是光滑有棱角的。
宦情萧索投闲早,遥拟随山拽瘦藤:由于厌倦官场的繁文缛节和勾心斗角,早早地选择了隐居生活,就像跟随山中的瘦藤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杨恒叔与友人杨君锡的和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京城里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以及自己对仕途的厌倦之情,表达了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
一开头,“和杨恒叔集中五首”明确指出了这是一首诗,并且是和杨恒叔的五首诗。接下来,“文会京华远结朋”,描绘了在京城里举办文人聚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远方的朋友结交的喜悦。“一心忠告愧何能”则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困惑,他深感自己对国家的忠告之责却感到力不从心。接着,“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两句,通过对比自己的老琴只有很少的漆和他人方竹杖光滑有棱角,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两句“宦情萧索投闲早,遥拟随山拽瘦藤”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的表达。他厌倦了官场的繁文缛节和勾心斗角,选择早早地退出官场,像跟随山中的瘦藤一样过着隐逸的生活。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在京城里与朋友相聚、感叹仕途艰难、选择退出官场等情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仕途的独特看法和深刻感悟。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