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送姚掌教归桐庐》。 诗的原文如下: 汉家更百六厄,炎精无光群盗剧。 猗嗟光武起舂陵,司隶威仪重辉赫。 昆阳旗鼓虎豹奔,猰㺄陨首欃枪馘。 桓桓诸将二十八,驰乘风云厉高翮。 先生尔时独何为,羊裘蒙茸钓空泽。 神龙一奋海宇清,冥鸿孤飞江雾白。 亦知天子即故人,偃蹇自拟长为客。 轩裳韦布各有徒,狂奴岂任三公责。 遂令意气动星辰,翻见功名胜竹帛。 钓奇何如龙伯人
【注释】 通:任,担任。金闺里:指宫廷。谢病:推辞做官。旧金紫:过去的官职。行年七十:年纪七十岁。苦好吟:喜欢吟咏诗文。满卷新诗:写满了许多新的诗歌。放翁似:像陆游的诗风一样。洞房鼓瑟:在洞房里弹琴唱歌。奴婢歌:奴仆们唱歌。秋月春镫:秋天的月亮,春天的灯光。鸣珂:马嚼子,代指车马。负郭:背靠城邑,形容偏僻的地方。不须:不必,用不着。尘陌:尘土道路。逐鸣珂:追逐车马声。 【赏析】
醉蓬莱 · 寿陈子宣父七十 初日上珠帘,乳燕双飞,垂杨风软。游丝卷尽,有莺声娇啭。绿遍东城,红稀南陌,偏称人游衍。花外楼台,柳边歌管,乍开芳宴。 注释: - 日:太阳 - 上:挂在 - 珠帘:用珍珠装饰的帘子 - 乳燕:燕子的幼鸟,颜色白如牛奶 - 双飞:成双地飞 - 垂杨:杨柳树 - 风软:春风柔和 - 游丝:飘动的丝线 - 卷尽:卷起 - 莺声:黄鹂的叫声 - 缱绻:缠绕 - 麻姑
【诗句解释】 1.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这几句是诗歌的开头,描述了彭通府的景象。 2. 有美人兮山之阳:这里有美人,在山的南边,可能是在描述彭通府附近的景色。 3. 芙蓉衣兮薜萝裳:芙蓉衣和薜萝裳都是美丽的服饰,这里可能是在形容彭通府的人穿着华丽的衣服。 4. 憩夕驾兮蒙谷,望朝暾兮扶桑:憩夕驾是指停下车马休息,蒙谷和扶桑都是地名,可能是在描述彭通府附近的风景。 5. 潺湲兮飞泉,旖旎兮垂杨
【注释】 1. 芙蓉:荷花。 2. 秋江:秋天的江河。 3. 黄花:指菊花。 4. 雁行:指大雁南飞。 5. 东篱:指篱笆旁,借指菊花盛开之处。 6. 屈指:算着时间。 7. 兰芽茁:指兰花刚刚发芽。 8. 齐眉燕婉:形容女子端庄贤淑貌美如仙。 9. 锦屏:华丽的屏风。 10. 银烛:银质蜡烛。 11. 仙卮:指盛酒器。 【赏析】 此词为寿母之作。上片写寿母之景与意。下片写寿母之喜。全词语言典雅
注释: 苦热行:即《苦热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元年(742)所作。“苦热”指酷暑,“行”是歌曲的一种体裁。 六月徂暑:六月开始感到暑气逼人。徂,到。 日车间关乘渴乌:太阳高照,天气炎热,人们只好躲在门廊和房屋内乘凉。 凌空横驱赤道纡(xū):在高空中奔驰,穿过赤道的曲折。纡,曲折。 毒龙嘘炎入幽都:像毒龙一样喷出热气,把炎热带入阴郁的深林。嘘,吐。 郁蒸岂与南州殊
医无闾,其山乃在幽州之阻、辽水之涯,盘纡峍屼几千仞,岿然上与北极通精光。 羲和望舒坐自诎,麾使日月东南骧。忆昔康回怒倾地,此山自有神灵屃。 至今天险压秦关,河山百二夸幽冀。圣王一出洗戈鋋,草木光华非昔年。 直使屯田通韎𩏌,还看勒石拟燕然。由来此地育龙媒,伏枥駉駉俶傥才。 渥产尽惭称汗血,宛驹翻自愧驽骀。沙苑云群亘千里,况有边庭岁开市。 帝念谁为景顺俦,特遣君行按东鄙。嗟君裔本出非熊
诗句释义: - 远山近山澹空翠,天风迢迢吹薜荔。 - 溪边野桥石乱倚,林扉昼扃花满地。 - 主人独归如有迟,黄精饱饭松醪醉。 - 山深不解名与利,练袍芒鞋了生事。 译文: - 远处的山峰和近处的山峰都呈现出淡淡的翠绿色,天上的清风轻轻地吹动着薜荔。 - 溪边的老桥上的石头杂乱地靠在一边,早上关上了门,花在地上铺满了一层。 - 主人独自回来好像有点晚,用黄精泡的饭,喝着松酒醉了。 - 因为山深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大雅·鹿鸣之什》。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以下是对每一章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第一章: 鹤飞飞翔在太清的天空,波涛浩瀚平展如昼。翱翔远望,看到老人栖息在海之滨。 - 注释: - "鹤飞":指鹤在天空中飞舞。 - "太清":指的是高远的天空。 - "波湛湛兮昼平":波涛汹涌而宽广,如同白天的阳光一样平展。 - "翱翔":自由飞翔。 - "见":看见。 - "老人"
菁菁麦 浓绿清阴高树凉,陇云千里凝晴光。鸣鸠飞飞麦苗秀,南国初来花吐香。 老翁持镰刈新麦,老妇牵机理残织。新麦未可刈,残织何须理。 夜来县吏急呼门,此麦输官复馀几。卖布买榖半作秧,那堪赤地连天长。 下户无牛身自垦,翁妇相看愁断肠。 注释: - 菁菁(jīng jīng):茂盛的样子。 - 陇:山名。 - 鸣鸠:鸟名。 - 禾黍(shǔ):指稻谷。 -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天举行的一种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