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所以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明确答题的格式:首先指出该诗的标题、作者、朝代;然后写出本诗的作者名(或字、号)、所处的大致时期及主要成就等;最后指出本题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
【解析】 “昨日”三句:昨天,我因为献策受阻滞留在秦中关塞。又向金陵,指归途中经过的金陵城。“桃李阴阴”二句:桃树李树掩映下的书阁紧闭了门,春风常常陪伴着一位闲居无事的官员。“桃李阴阴”一句是写景,描写出书阁关闭的景象;“书阁”即书斋,也暗含作者的身份和处境,“桃李阴阴”一句写出了作者闭门谢客的孤独与无奈。“春风常伴”一句,是说春风常常伴随这位官人,这也是一种自我解嘲
注释: 万朵花妆点成了华美的屋舍,春意盎然;一枝海棠微低,与金杯相映衬。世人只恨没有杜甫的诗篇赞美这美丽的景色,而此花却真得无言之美,令人陶醉其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海棠花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意境优美,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春日杂兴》是唐代诗人高蟾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吴云越树梦中看,晓起西窗月色寒。 注释:吴地的云和越地的树木都显得朦胧而飘渺,仿佛在梦中所见;清晨醒来时,西窗下的月光也显得格外清冷。 2. 此恨春风难解释,飞花无数堕阑干。 注释:我对这美好的春光感到深深的遗憾,但春风却无法完全传达我心中的这份情感;无数的花瓣纷纷坠落
烂熳芳英夜似烧,暝烟初傍蜡痕消。 光摇翠幕微风起,何处佳人舞绛绡。 注释:海棠在夜色中燃烧起来,如同被点燃的高烛一样。烟雾刚刚靠近蜡烛的痕迹就被驱散了。光芒摇曳着绿色的帷幕,微风开始吹拂,不知何处有佳人正在跳舞,穿着红色的衣裳。 译文:海棠在夜色中燃烧起来,如同被点燃的高烛一样。烟雾刚刚靠近蜡烛的痕迹就被驱散了。光芒摇曳着绿色的帷幕,微风开始吹拂,不知何处有佳人正在跳舞,穿着红色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春日杂兴 忆昨曾陪骢马来,高歌急管递相催。 斜阳芳草迷归路,更把馀尊听落梅。 注释: 1. 忆昨曾陪骢马来:回忆起昨天曾与马匹一同前来。 2. 高歌急管递相催:众人高声歌唱,急促的乐器声不断催促。 3. 斜阳芳草迷归路:夕阳下的草地让回家的路变得模糊不清。 4. 更把馀尊听落梅:更在余下的美酒中聆听落花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出游的场景
【解析】 此诗写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满院花开锦作丛”是写景,描写了满院的花朵如同锦缎一样,花枝簇拥在一起,繁花似锦。“短墙一角漏春风”,这一句以景托情,写春风吹进短墙的一角。后两句写人,诗人独自一人在亭子上闲坐,欣赏着美景,听到黄莺在绿树中欢快地啼叫。 【答案】 ①满院花开锦作丛(满园春色如锦绣般灿烂):形容百花盛开的景象。 注释:满园的鲜花像锦绣一样绚烂美丽。 赏析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草蔓荒阶白日阴:草蔓蔓延到了荒芜的台阶上,阳光在白日里显得阴暗。这句描述了一个荒凉的场景,草蔓覆盖了台阶,使得阳光无法照射到地面上,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2. 亭亭塔影卧空林:高高的塔影倒映在空旷的树林中。亭亭,形容塔的形态优美、挺拔;卧,指倒映在水中或天空的样子;空林,空旷的树林。这句描绘了塔的影子倒映在树林中的美景,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神秘。 3. 山僧不惯迎游客
【注释】 清:清澈。 浮萍: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 竞:竞相地,一起地。 独吟:独自吟诵。 酌(zhú):斟酒。 故园: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春日游宴的诗。 首联“野亭流水有馀清,新雨浮萍一夜生。”意思是说:野亭外有清清的溪流,溪水中还有余下的清水。新雨过后,水面浮起一层萍,一夜之间就长出许多。这两句诗描绘的是诗人春天游赏的景色。野亭外的溪流是清的,溪中的水也是清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1句:“楼台白日静芳林”,描述了春天阳光明媚,楼台安静的情景。 第2句:“一径苍苔春树阴”,描绘了一条被绿苔覆盖的小径,树下的树木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 第3句:“独坐无心看舞鹤”,表达了诗人独自坐在石床上,无心欣赏舞蹈的鹤。 第4句:“石床移处落花深”,描述了石床被移动后,落下的花瓣更深地掩埋了。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