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蔓荒阶白日阴,亭亭塔影卧空林。
山僧不惯迎游客,自对诸天诵梵音。
诗句解释与注释
- 草蔓荒阶白日阴:草蔓蔓延到了荒芜的台阶上,阳光在白日里显得阴暗。这句描述了一个荒凉的场景,草蔓覆盖了台阶,使得阳光无法照射到地面上,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 亭亭塔影卧空林:高高的塔影倒映在空旷的树林中。亭亭,形容塔的形态优美、挺拔;卧,指倒映在水中或天空的样子;空林,空旷的树林。这句描绘了塔的影子倒映在树林中的美景,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神秘。
- 山僧不惯迎游客:山中的僧人不习惯迎接游客。这句表达了山中的僧人对外界事物的不适应,可能是因为他们习惯了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不太擅长接待来访者。
- 自对诸天诵梵音:独自对着诸天(即各种神灵)诵读梵音。这句描述了山中的僧人在孤独的环境中,通过诵读佛经和梵音来修行和净化心灵。这里的“诸天”是指佛教中的神灵,是僧人用来修行的对象。
译文
荒草蔓延到了荒芜的台阶上,阳光在白日里显得阴暗。
高高的塔影倒映在空旷的树林中。
山中的僧人不习惯迎接游客,独自对着神灵诵读佛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画面。诗中的“荒草”,“白日”,以及“亭亭塔影”,都带有一种凄凉和寂静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山中的僧人找到了自己的修行之地,通过诵读佛经和梵音,寻求心灵的平静和净化。这种对比,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又揭示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