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十年遥忆洛阳春, 春色空随千里尘。 应为未逢杨得意, 相如不是异时人。 接下来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主题理解: - 怀旧与失落:诗中的“十年遥忆洛阳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当前孤独状态的哀伤。 - 命运与机遇:通过提到“春色空随千里尘”,诗人反映了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悲观情绪,以及未能遇到合适的机遇或人物所带来的遗憾。 - 历史对比
【注释】洙水、泗水:两条河流,流经鲁地。回萦:曲折环绕。峄县:今山东枣庄市峄山县。陆奎之:诗人的朋友。鲁诸生:指鲁地方的学子。圣朝:即“朝廷”,指朝廷。礼乐:指朝廷的礼制和乐舞制度。千载:千年以上。不肯行:不愿去做。 【赏析】这首诗作于元至元十九年(1282)秋,时作者在京城任国子助教。诗是赠别之作,送别朋友去峄县,而友人又是一位有抱负的士人,所以诗中表达了对其前途的关切之情
【注释】 ①春闺:春天的闺房,即妻子的卧室。 ②少妇:年轻女子。 ③看花泪满裳:看花流泪,泪水沾湿衣衫。 ④盈盈:形容水满而流,也形容人笑眯眯的样子。 ⑤终日:整天,整日。 ⑥不成妆:没有化妆。 ⑦裁:裁剪、缝制。 ⑧无用处:无法使用,无用。 ⑨书:书信。 ⑩犹说在辽阳:书信上还提到在辽阳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诗,抒写一个妇女从丈夫远出后,因思念之苦而产生的悲愁。首句“春闺”
【注释】 1. 三穷图:指《三绝图》。周弓冈中丞,即周拱辰。 2. 忍死元非爱一身:忍受死去的苦难,并非因为爱惜自己。 3. 百年两世此遗娠:一生经历了两次死亡,现在又怀有孩子。 4. 手缝襁褓和残泪:亲手为婴儿缝制小被,边缝边流泪。 5. 抱向高堂回首频:把孩子抱到堂前时回头频频回顾。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题一作《三绝图》。诗写诗人妻子难产,诗人在痛苦中仍不放弃生与死的斗争
诗句释义 1 故人忽漫入长安 - 这里指的是远方的朋友突然来到了长安。"故人"指的是老朋友,“忽漫”表示随意、突然。"入长安"说明朋友从其他地方来到了这个繁华的地方。 2. 匹马青裘霜雪寒 - 描述的是友人骑马来到长安的天气状况,马穿着青色的皮衣(青裘),而天气寒冷,霜雪覆盖。这反映了朋友到达时的严寒气候。 3. 尊酒未空还别去 - "尊酒"指的是酒壶,"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
注释: 燕山楚泽共微茫:燕山和楚泽都是辽阔的土地,共同笼罩在一片茫茫之中。 细雨春帆度汉阳:春日的细雨中,春船驶过汉阳。 好向鳣堂理吟卷:好去鳣堂整理诗作,即整理吟诵之卷。 竟陵东渚即沧浪:竟陵(今湖北钟祥)东南有东渚、沧浪湖。 赏析: 首联写景:"燕山楚泽共微茫",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宏伟壮阔的景象,燕山和楚泽,辽阔无垠,笼罩在一片茫茫之中。"细雨春帆度汉阳",春日的细雨中
诗句一: 昔时无子今有孙,含饴兼复助晨昏。 译文一: 昔日家中无子女,如今却有孙子辈。他们吃着奶糕,又帮助我晨昏定省。 注释一: “含饴”指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助晨昏”,则是照顾晚辈的意思。 赏析一: 此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家庭新成员的欢迎与喜悦之情。 诗句二: 庭萱含露春风满,三十年来贞孝门。 译文二: 庭院中萱草沾满露珠,春风吹拂着,三十年间
送邹均敷 清秋将尽,催促归心,海日苍茫,晨光穿透了树林。回首长安,似乎并不遥远,蓬莱宫阙,五云缭绕,神秘而深远。 注释 1. 清秋欲尽:秋天接近尾声 2. 促归心:催促归途 3. 海日苍苍:海天相接,太阳显得苍茫广阔 4. 晓隔林: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到林中 5. 回首长安:回想起长安这个地方 6. 蓬莱宫阙:蓬莱山上的宫殿 7. 五云深:五座山峰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赏析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寿琴泉宗长六十 - "寿琴"指的是一种乐器,即瑟,这里可能指以瑟为名的泉水。 - "寿琴泉"指的是这种泉水。 - "宗长"是敬辞,表示尊敬。 - "六十"指的是六十岁。 - 结合上述,可以理解为对某位年过六十的人(可能是诗的作者)的祝福。 2. 七尺焦桐一脉泉,高情妙契已多年 - "焦桐"是一种古代乐器,与瑟类似。 -
三穷图为周弓冈中丞题 雏凤新成试羽翰,芳枝何意发枯兰。 相看未语先成泣,人间真有立孤难。 译文: 青年志士坚守节操,如同展翅欲飞的雏凤;然而命运无常,他的命运如同枯萎的兰花一般令人惋惜。看着这位青年,我还未开口便已泪流满面,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像他这样孤独无依的人并不少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青年守节的不幸遭遇,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和同情。诗中“雏凤新成试羽翰”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