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孔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贫居自述》。下面逐句进行解析和赏析: 日出柴扉尚未开,无言搔首对吟台。 - 注释:太阳从东方升起,我打开柴门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我无话可说,只好搔首弄姿地对着吟诗台发呆。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作者刚刚打开柴门,迎接着第一缕阳光,却因为无事可做,只能无聊地搔首弄姿。这里的“吟台”可能是指作者用来吟咏诗歌的场所,反映了诗人在宁静中寻找灵感的心情。
注释: 天生这个老狂身,随遇那知富与贫。 山鬼无情应笑我,钱神有论任嗔人。 那知故旧长年别,喜得琴书逐日亲。 几度看花沉醉后,一枝斜插白云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述诗,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天生这个老狂身”一句,诗人自嘲为一个天生的老狂之人,这种自我调侃的表达方式,既显示了他的豁达心态,也体现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独特理解。 “随遇那知富与贫”一句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首联:“随遇而安适自然,浮云那得障心田。”意思是说,诗人过着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生活,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不会妨碍自己的心境。这里的“随遇而安”是关键词,表示诗人不拘泥于世俗,而是顺应环境,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浮云”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颔联:“藜羹布被今生定,纸帐梅花夙世缘。”意思是说,诗人已经决定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吃着藜菜做的饭
注释: 贫居自述 事情可以忍受时就忍受下来,两种重要的事情需要安排。 赊欠明年的宜春酒,提前购买冬季的火柴。 口味偏好笋和蕨菜,脚上还缺少代穿的鞋子。 去年深受邻人邀请,紫蟹黄鸡仍然记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贫困生活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之间的矛盾,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态度,来表达自己对贫穷生活的接受和乐观态度。以下是逐句的释义与翻译,以及相关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挑起藜羹满箸头,但教空腹饱还休。 - 释义: 拿起藜草做的汤面,虽然只有一点点,但是吃饱了就停下来不再吃。 - 译文: 拿起用藜草做的稀饭,虽然很淡,但吃饱就停止,不再吃。 2. 吟哦不断供诗案,醉卧偏多恋酒楼。 - 释义:
这首诗是诗人在自述其隐居生活,描绘了他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卧对南山懒掩扉,炎凉世态故人稀。 注释:诗人躺在南山下,懒得去打开家门。因为世态炎凉,旧友已经很少。 赏析:诗人用“懒掩扉”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态度,他厌倦了世俗的纷扰,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因为世态炎凉,他的老朋友已经很少。 日餐黄芋羹三碗,岁织青麻布一机。 注释:每天吃三碗黄芋羹
这是一首自述贫居之苦的诗。下面逐句翻译并注释: 1. “万般花草一般春,大块何心限量人。” - 注释:春天里万种花卉都开放了,大地仿佛没有心一样,不限制人的活动。 - 赏析:诗人在描绘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通过花草的开放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2. “谁信有方能却病,自怜无计可除贫。” - 注释:谁能相信有办法治愈疾病啊?自己可怜没有方法可以摆脱贫穷。
决破浮生莫浪愁,只劳梦寐到扬州。 穷通有数皆生定,得丧无凭勿枉求。 击节狂歌先乐句,衔杯遣兴肯干休。 颜渊不有千金富,真乐何惭万户侯。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决破浮生莫浪愁,只劳梦寐到扬州。” - 注释: 决定摆脱世俗的纷扰,无需沉溺于忧愁之中,只需在梦中去往扬州。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摆脱尘世烦恼的决心和对远方的向往。通过“决破浮生”四字,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看透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采用律诗的形式。 逐句释义与译文: 1. 竹篱茅屋倚松阴,居处林泉岁月深。 - 竹篱茅屋:简陋的房屋和篱笆,代表简朴的生活条件。 - 倚松阴:依靠着树木的阴影,暗示着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 居处林泉岁月深:形容在山林中居住了很长时间,生活悠然自得。 - 译文:我的住所是简陋的竹木篱笆和草房,周围环绕着树林和溪水,我在这里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
【注释】放下薪来把钓竿,犁锄方歇展书看。 疏狂日省三般事,冷淡生涯一味宽。 赵孟与他无统摄,申韩于我不相干。 床头若有黄金百,高枕那能睡得安。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的《贫居自述》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在贫困中自得其乐、超然世外的心态。 第一句“放下薪来把钓竿”,描述了作者在劳作之余,拿起钓竿钓鱼的情景。这里的“薪”指的是柴火,是作者在劳动时用来取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