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弼
【注释】陇头:陇山之巅,这里泛指北方。学语声娇:学着人说话声音娇嫩可爱。辞远贡:远离故乡来献贡品。莫愁:即“无忧”,不要忧愁。彩羽闭雕笼:美丽的羽毛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不能飞翔,比喻失去自由。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讽刺之作。 首句“陇头春树拂云红。”陇山之巅,陇水之滨,春风和煦,杨柳依依,绿树成阴,景色十分美好。但在这大好春光中,一只鹦鹉却栖息在陇头。它那色彩艳丽的羽毛在春风中拂动
注释: 亭亭玉节拂云霄,坐觉清风瘴雾消。 比喻竹的挺拔如君子般的节操,直冲云天。 拟奏钧天筒十二,虞廷此日听鸣韶。 想象在尧舜时代,用乐器演奏美妙的音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墨竹的七言绝句,通过写竹子的挺拔、清雅和崇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首句“亭亭玉节拂云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墨竹的姿态,如同玉石一般高洁,笔直向上,与云霄相连。这一句中,“亭亭”形容墨竹的挺拔,“玉节”则是对墨竹的赞美
注释:湖上题诗时,衲衣的袖子被风吹散了。梅花盛开,如同千万树雪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明天早晨我就要乘着飞锡(一种轻便的小车)离开这里。不知道雁荡山中的那一片白云,何时才能再见到你。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雁荡山中与和靖墨迹相遇后所作。诗中“湖上题诗衲袂分,梅花千树雪纷纷”写诗人在湖上题诗,风大得连衲衣都吹散了,而周围的梅花却像千万棵雪树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注释】: 题柯敬仲墨竹:以墨竹作为画,来赞美画家。 宣文博士:唐代宣文馆的博士。 丹丘:山名,在今陕西。 潇湘一段秋:指潇、湘一带深秋时节的风景,即“潇湘八景”之一。 留向:留在此处。 竹山:即“茅山”。 虹光:彩虹的光。 夜与剑光浮:《晋书·王羲之传》载:“王右军得君家纸,如新使滑。因戏王徽之,后欲见之,便以白母,母知贵贱,答云:‘是无价之宝也!’既闻,大喜过望。”后来王羲之用此典故作诗
青山点点雨初过,黄叶潇潇霜已多。 注释:雨后青山的山峦轮廓清晰可见,树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雨滴,而秋日里黄叶飘散,满地铺满了落叶,秋天的气息更加浓郁了。 惆怅美人秋水外,晴窗掩卷奈愁何。 注释:远方的佳人在秋日的江水之外,我无法跨越江水去与她相见,只能独自在晴窗下掩卷叹息,心中的忧愁无法排解
【注释】 1. 韶州谒虞帝庙:在韶州拜访虞帝的庙。韶州,今属广东省。虞帝,舜帝,古代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2. 青涧:青色的大水涧流。快雪过青涧:大雪过后,积雪融化,汇入大水涧中。 3. 初霞隐丹冈:清晨的云霞隐藏在丹岩山岗上。初霞,初生的云霞;丹冈,红色的山冈。 4. 登台望韶石:登上高台远眺韶山。韶石,韶山的岩石;台,高台。 5. 乃在江之阳:就在江边的地方。乃在江之阳
夜梦亡友林伯永有风宪之除觉而赋此 青袍白面旧参军,风宪新除死后闻。 清梦觉来清泪集,屋梁落月白纷纷。 注释:青袍白面,指的是林伯永身穿官服、脸庞苍白的样子,他曾担任过参军。风宪,即御史台,是古代的监察机构。风宪新除,指的是新任御史上台任职。死后闻,指的是林伯永已经去世,听到这个噩耗的消息。清梦觉来,指的是在梦中醒来的时候。清泪集,指的是在梦中醒来的时候流下的泪水。屋梁落月
注释:冯性之用顾定之的墨竹作为礼物,寄给方时举。他为此写下了一首绝句题作《清风来故人索赋》。 译文:朋友分别后常常怀念你,修长的竹子在微风中摇曳如同见到你。春天已过,凤凰鸟不来了,湘云被风吹断,玉簪也随风飘散,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诗。首联以"故人别去"和"相思"两个词语,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二句中的"清风"、"修竹"、"若见之"三个意象
注释: 流水高山只有自己抱着琴,划船有客人知道我在弹心。 小楼一曲猗兰操,黄叶西风秋满林。 翻译: 独自抱着琴坐在山溪旁,划船的客人知道我在弹心。 小楼上响起了《猗兰操》,秋风中树叶飘落满了树林。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前两句写隐者独抱琴在山水之间,以"流水"、"高山"喻志节,"独抱琴"表明他超然物外。后两句描写隐者的居处环境,"有客识弹心",表明他与世隔绝,不问世事。最后两句写隐者的心境
杏林图为丰城杨从善题 昔年曾说董仙翁,种杏成林烂熳红。 多少活人阴德在,枝枝叶叶总春风。 【注释】: 昔年:过去。 曾说:说过。 董仙翁:传说中的仙人董仲舒。 种杏成林烂熳红:指种了大片的杏树,长出满树繁花。 阴德:暗中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杏树歌颂了丰城杨从善种杏救活了许多病人的好事。 首句写种杏的经过。“昔年”是回忆从前的事。“种杏成林”是说种了许多棵,长成一片树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