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繗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有客飘然不世尘,青云洞府赏芳春。 桂花香里声名旧,池草吟边风景新。 为吊苏胡遗宦迹,却怜赵宋谪贤人。 那堪怀古悲穷达,委质须为骨鲠臣。 注释: -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用“琼台”来比喻蒋举人(或称蒋友),意思是赞美其高洁的品格。琼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环境或境界。胜览,即美妙的景象。“送”字表明了作者对蒋举人的不舍之情。“江右”,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特指江西一带
【诗句释义】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远驾六鳌过海琼,琼台风景胜蓬瀛。 四州文物均成化,千里山河属大明。 浪滚寒潮惊醉眼,花飞香雨动吟情。 孤帆拔出苏仙后,奇绝还夸在此行。 【译文】 我送你远游,像乘着六鳌渡过大海那样,你经过琼台胜景之后,将返回故乡。 你经过的四州都呈现出美好的文化和教化,万里江山都是属于我们大明的。 海浪翻滚,寒潮汹涌,令人震惊得眼睛都花了,而美丽的花朵随风飘散
【注释与赏析】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琼海南来欲尽头,壮哉奇绝在兹游。 登山极目浑无地,观海回头总末流。 梅岭瘴开征路晓,鹅湖云尽故园秋。 春风握手丹墀上,射策推君第一筹。 【注释与赏析】 琼台:指海南的琼山,这里泛指南方。 送:送别。 蒋举人:即蒋士铨(1640年-1721年),字心余,号清江,江西铅山人,清代诗人、学者、思想家。他在任南安知府时,曾于1718年赴广东琼州府任职
【注释】 海国:指广东。风微:春风和煦。潮回蛋埠(guō bù)花连棹(zhào):潮水退落,在蛋埠上看到连着的桃花。沙头尊酒:即沙头宴,泛指宴饮活动。若为情:为何如此。 双凤阙:皇宫中的凤凰形门楼。紫骝嘶度(sī dù):骏马长嘶而过。五羊城:广州别称。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梁大尹考绩赴京所写的送行诗。首句写海国的春晓,次句写饯行席上的宴会,三、四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郊图景,五
【注释】 琼台:指仙境。江右蒋举人:指唐代诗人李白。江右,古称江南地区;蒋举人,指江右一带的人士。还乡:返回家乡。胜览:美好的景色。楼台:高楼和亭台楼阁。天光海色,指天空和大海。浩相连:辽阔无边。一发:一根头发,比喻极小的一点。秋镜:秋天的景象。晓烟:拂晓时分的烟雾。留:留住。佳兴:好兴致。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出洞仙:像仙人一样走出洞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联中的重点句子,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沧波赤水浩相连,古渡重过却自怜。”“沧波”即沧江,是长江的别称,“赤水”指赤水河,“浩相连”形容河流浩渺。“古渡”,指古代渡口。“却自怜”意为“却感到可怜”。诗人在重游旧地时,感慨万千。 【答案】 译文: 浩浩荡荡的江水与赤水相接
诗句释义: - 一身漂泊一天涯,几度炎凉几岁华。: 描述自己四处漂泊,经历了许多的变迁与冷暖。"炎凉"一词用来形容世事的变化无常,而“几岁华”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沧桑感。 - 踪迹此时犹在路,梦魂无夜不还家。: 尽管身处异地,但内心中总有一份对家的思念和渴望。"踪迹"意味着行动的痕迹或生活的痕迹,而“无夜不还家”则表达了无论何时何地,心中总是向往回家的感觉。 - 影横清浅田田鹤
注释: 韶华本是一般天,不道天公也自偏。 世间财富皆有定数,即使客居他乡也无年节之欢。 寻常饭菜数茎菜,轻松一枕自在眠。 不用梳头也不用束冠,更没有人来到院庭前。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寓居他地,对节日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第一句“韶华本是一般天,不道天公也自偏。”,韶华本指美好的时光,但诗人认为这美好的时光与别人是一样的,并没有特别偏袒谁或偏爱谁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不舍和思念之情。以下是对每一联的逐句释义: 1. 南浦停舟已夕阳,馀光留得照离觞。 - "南浦"指的是南边的渡口。 - "停舟"表示船只在岸边停靠。 - "已夕阳"说明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暗示着傍晚时分的景色。 - "馀光"表示夕阳的余晖。 - "留得"表示被保留下来。 - "照离觞"是指用余晖来照亮离别时的酒杯。 - 注释:南岸的码头上,我停船休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思想情感的理解把握。 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 “故人萍水喜相逢,尊酒那堪又不同”是说在茫茫的江湖中偶然相遇,欢聚一堂,饮酒作乐,但很快又因别情而离别。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萍水相逢比喻为“故人”,写出了作者与李廷玉久别后的欣喜之情,但很快又因为分别而伤感,表达了诗人对李廷玉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 “见日山边飞旅骑,温泉地上候归蓬”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