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解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是作者与顾子良的唱和。首联回忆当年与顾子良同登科第,而今各奔东西;颔联写自己远走他乡,顾子良则在京城中闲居;颈联写两人久别重逢,彼此都感到惊讶;尾联抒写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希望国家长治久安。 【答案】 (1)昔年同上策,邈尔坐相失。(昔:指昔日。邈尔:形容时间很长。坐相失:指长时间分别而失去联系。) 译文:过去我们曾一起上书皇帝,现在却因长期分居两地而失去了联系
秋日卧疴京邸与王郑二司徒论书时二君相继自吴中至 秋天里,我因病卧床在京城的官署中,和王司徒、郑司徒一起谈论书法。当时二位先生相继从吴中来到京城。 俗人偏爱右江河,而你们却轻视沈赵。 在座的客人都感到惊异,病中的我也狂叫起来。 用生绡做底,薄雾披覆;笔尖上墨汁纷飞,犹如太阳照耀。 为你们挥笔振作文采,心中充满了感情,但转瞬间又显得凄怆。 因此思念造物者,穷究金石奥妙。 追溯到晋魏时期,上承轩昊之始
诗句: ``` 频年道傍子,来往见骖騑。 为问关南客,琴书今是非。 晓露闻芳杜,初日试荷衣。 不有城东社,安能忘遄归。 ``` 译文: ``` 每年经过路边,看到马车和马匹,我常常询问从关南来的客人,他们的琴棋书画是否依旧如旧。 清晨的露水散发着芳香,荷花在初阳下显得格外清新。如果没有城市东边的社区,我怎能忘记匆忙地回家去呢? ``` 注释: - 频年:频繁的一年。 - 道傍子
注释: 君今去怀县,空复忆河阳。 吏隐流风在,闲居作赋长。 朔徭看始化,越鸟讶俱翔。 天接扶桑外,人行八桂乡。 壮怀经马柱,客思渡熊湘。 春树谁家雉,秋田何处蝗。 岭云朝似雾,江月夜如霜。 和璧终当识,牙琴且莫忘。 有时还结绶,昨日共挥觞。 会待尚书履,飞飞入建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友人王明府再任桂林时所写。 第一联“君今去怀县,空复忆河阳。”意思是说,你现在已经去了怀县
《徂暑山行过临江宿熊氏池馆留题五首》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原文: 天南土风暖,入夏火云偏。 游子忆赐冰,倦马思饮泉。 高城俯清江,山路蜿以蜒。 何不息尘鞅,愧彼衡门贤。 2. 译文注释: 在南方,天气温暖,夏季的火云偏多。我怀念朝廷赐予的冰水,疲倦的马匹也渴望着喝水。高大的城墙俯瞰着清澈的江水,山路上弯弯曲曲地延伸。为何不能放下世俗的名利束缚
诗句翻译 1 都门罢祖筵,独马去翩翩:在京城的都门外,宴席结束,只身骑马离去。 2. 别路荷风外,离怀梅雨前:离别的道路在风吹的荷花之外,离愁的心情伴随着梅雨降临。 3. 山含晴谷树,日泛晓河烟:山峰被清晨的阳光照亮,河水泛着淡淡的雾气。 4. 楚客秋看剑,吴人夜控船:秋天里,楚地的人欣赏手中的剑;夜晚时,吴地的人控制着自己的船。 5. 薄言寻乐地,还此尽高天:我寻找一个快乐的地方
【注释】 离袂:离别时的衣袖。广潮:指广州的珠江,因广州靠近海边,故称。丰渚:丰渚湖。玄晖:晋代诗人谢灵运字,此处借指友人。苏铨部:唐代文学家张说字。 龙泉怅复分:指别离时的伤感。凤吹怜欢聚: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夕鳞翔碧川:指傍晚时分,鱼儿在江边自由自在地游动。秋鸟游珠树:比喻秋天的景象美丽如画。 感此夜西征,幽怀日东注:因为夜晚西行而感到孤独,心情像向东流去的水一样沉重。夙期宁遽逢
诗句解读: 1. 忆昔倾盖交,意气秋霜间。——回忆起当初与某人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那时的意气如同秋天的霜雪一样清冷。 2. 感子故意长,岂独平生欢。——我感叹对方的志向和情感远超过一般人,这不仅仅是一时的快乐。 3. 痛饮谁能醉,清量江海宽。——在痛饮中,谁能像我这样豪饮,以江海为量,心境宽广无垠。 4. 奇怀古鲜俦,高情良所叹。——我有着非凡的胸怀和见解,这种情感值得赞叹。 5. 一朝杳言笑
【注释】: 1. 双寿崇封诗为贾尚书父母 - 双寿指的是两位老人都长寿。崇封,表示尊崇的封号。诗为贾尚书的父母写的,可能是赞美他们的长寿或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2. 北斗瞻垂象,南山赋雅篇 - 北斗,古代天文学中指斗宿,代表星象;垂象,指北斗星指向南方,象征吉祥之意。南山,这里指山名,可能是指华山或泰山等。赋雅篇,指写有文采的文章。这句诗意味着仰望北斗星象,象征着吉祥如意
代张职方上南都孙宗伯二十二韵时张适使西边 昭代称多士,孤忠世有人。 传家重清白,雅志抱经纶。 对策廑亲览,校书列近臣。 经筵随紫气,国学坐青春。 奉杖临雍日,陈诗幸洛辰。 旋迁宗伯贰,复佐宰衡钧。 已见官仪肃,行看海宇均。 婺星惊陨落,天意动悲辛。 匍匐龙山外,号呼镜水滨。 严陵藏避俗,安石起为民。 却向开基地,应辞要路津。 镐丰知镇静,礼乐待儒绅。 文藻东都赋,风云北阙身。 平生仰乔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