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淳耀
【注释】 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 清淮:指淮河,在今安徽省境内。 赏析: “雕横”句,写诗人行经高邮时所见的高邮县的景色。雕飞腾于旷野之上,俯瞰着尘世的风尘;马蹄踏碎残冰,追逐着行人匆匆而过,这两句诗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高邮县荒凉萧条的凄凉画面。 “一曲”二句,写诗人在高邮县城下所见到的景象。那清澈见底的淮河水面上,一座座古城倒映其中。渔翁站在岸边,望着夕阳西下,不禁搔首弄姿,显得十分惬意
【注释】 乙酉:即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 仲春:春季之半,孟春为正月,仲春为二月;仲春的第二个月。 侯广成先生:作者的朋友。侯氏字广成,号东原子,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郡西诸山:指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少林寺所在的西面地区诸山。 游陟三日胜处略尽:游览了三天,那些景色优美的地方基本都游览过了,“陟”同“涉”,指游览。 舟夜:乘船在水上过夜。 研德云:作者与朋友的名字。 玻公
【注释】 题画:题写在绘画上面的诗。 深山客:居住在深山中的客人。 草亭:指野外的简易亭台,多设在山野间以供游人休憩。 空:空旷,无人居住。 春云满谷中:意思是春天时,云雾弥漫在山谷之中。 白鹭:一种水鸟,善于飞,体形优美。 对飞:成对地飞翔。 看不见:指云雾遮挡,难以看清。 一时溪雨响潨潨:形容溪流上雨点打落的声音清脆响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林风光的诗,诗人以“题画”的形式
注释:山家的土锉冷清,煮茶留客真可惜。笑指轩窗最高处,倾银注玉好华筵。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山家烹茶的情景,后两句写主人为客人准备宴会的情形。全诗语言简洁,意境幽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句原文: ``` 空香冉冉落匏尊,花气霏微夜气昏。 冰雪不留姑射色,阴阳难定洛妃魂。 ``` 译文: 花香在轻轻飘散中落在了葫芦形的酒壶之中,夜晚的花香气和空气交织成一片朦胧。梅花的白色如同冰雪一般纯净,却无法保留姑射山的颜色,就像天地间的阴阳变化难以定夺洛神的魂魄。 注释: - 空香冉冉落匏尊:形容花香四溢,缓缓地落在葫芦状的酒器中。 - 花气霏微:形容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 夜气昏
乙酉仲春同侯广成先生入郡西诸山探梅游陟,三日胜处略尽。舟夜与研德云俱共读玻公梅花诗,因次韵十首·其二 曲池行尽见高台,无主梅花次第开。 种得此花成树后,几人白骨变青苔。 诗句释义 1. “曲池行尽见高台”:描述了在曲折的池塘边走到尽头时看到的是一座高台。 2. “无主梅花次第开”:强调了梅花在没有人看管的情况下自然地依次开放。 3. “种得此花成树后”:表明这些梅花是通过种植才长成了大树
翻译: 初升的太阳渐渐晴和,温柔的东风轻轻拂面。 满山遍野的梅花你不来看,一声春鹃叫唤着春天的无奈。 注释: ①暾暾(tūn tuán):太阳初升的样子。 ②袅袅(niǎo niǎo):轻柔的样子。 ③啼鴂(ti è):鸟名,即杜鹃,又名子规、布谷。鸣声凄切,似催人奋进的号角。这里用它表示时光飞逝,春天即将过去。 赏析: 首句写初晴的天气,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
【注释】 庭:院子里。方夏:正当夏季。细虫:小虫。濯濯(zhuó):草木茂盛的样子。因:于是。已讶:已经惊讶。病:这里指衰老。却老:反老还童。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写庭中一棵胡桃树在夏日里被虫子咬食,但到秋天又长出了新叶,而别的树却已枯萎,因而感慨道人笑自己“疾病真成却老方”。 首句写庭中胡桃树的叶子被小虫咬食,用“似雪霜”形容其状如雪霜,形象生动,突出了胡桃树夏天叶子茂盛的特点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陶器喻人世,以饮酒解忧情:人生如陶器的坯土,经过反复的加工才能成型;人生在世,如同处于方圆间,与“胚浑”相对应。陶器一旦成型,就永远脱离了原始的泥坯状态。陶器一经烧制,便成为不可改变的形状。人生的一生,一旦离开幼年和少年时代,便无法返回,只能随着命运的改变而改变自己。人生在世,既不能像虞舜、唐尧那样有作为,又不愿像桀纣、梁惠王那样沉沦,于是心中充满了忧愁与疑惑
【注释】 一番摇落:一阵萧瑟凄凉。 须:将要 霜雪干:霜雪已消去 火雷:指夏季的雷电。 虬(qiú):龙,这里比喻树木。 【赏析】 这首诗以胡桃树自喻,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衰难永、盛衰无常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他树憔悴”,是说其他树木都因秋风而枯黄凋零了,唯独这株胡桃树却蓊然葱茏。“他”字是虚词,用来与自己相对照。“不见南山霜雪干”,是说南山上的霜花雪景都已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