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鸢
【注释】 过宝应湖:经过宝应湖。宝应湖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古称“射阳湖”,又名“宝城湖”。垂堂戒:指古代宗庙前堂上悬着的“明慎”两字。戒,警戒。翻成浪枻游:意谓过去是警戒,而今却变成了泛舟游玩了。浪枻,船舷,泛指船。 深春青雀舫:春天里,一只青色的小船。青雀舫,用青鸟来比喻色彩鲜艳、美丽如玉的船。疏雨绿杨洲:细雨中,一片绿色的杨树堤岸。疏雨,稀落的小雨。 蛟室连云动,烟波抱日流:形容水色浓碧
【注释】 1. 梅雨:指江南梅雨季节,多在初夏。 2. 匡床:指小床。 3. 㷊(yú):鸟名,即黄莺。玄坐:指盘腿坐在蒲团上打坐修行。 4. 四檐:屋檐。绿阴:树荫。 5. 细和禽言:即和鸣的鸟儿叫声。 6. 宽裁荷叶制衣裳:用荷叶制作衣服。 7. 笑看:含笑观看。溪水:指山涧清流。明:清澈明亮。 8. 朝添一尺长:比喻溪水日渐增多。 【赏析】 此为咏物诗。前四句描写莲花生长的环境
【注释】 青山,指山。湖,指太湖。倒,倾斜。澹,水波微漾的样子。空,空旷无物。青,青色的山。了,尽。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湖光山色的。首句写在湖上看青山,山影映在湖中;第二句写湖面平静如空,山色青色未尽。诗人抓住湖光山色的特点,着意描绘。“倒”字写出了山影映到湖中,使湖面显得特别宽广,而那倒映在水中的青山也格外显得青翠。“澹”字写出了湖水静穆、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连一点山的倒影也没有留下
黄鸟关关唤友生,玉壶美酒系丝绳。 注释:黄鸟的叫声如同在呼唤朋友的到来,而那美酒则被系在了绳索上。 花围亭子移时坐,水绕栏干尽日凭。 注释:我坐在亭子里欣赏着周围的花草,而我也在栏杆上倚靠着,看着水面的风景。 肺病忽因兹地减,鬓华奈比去年增。 注释:我的身体状况突然变好,可能是因为这里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然而,我的鬓角已经比去年多了一些白发。 怀中归疏明朝上,吾亦江东张季鹰。 注释
《晚春韦庄水亭》 十日不出门,出门芳草晏。 远岫晴云滋,绪风啼鸟变。 高树夹广路,杂英满遥甸。 入寺不逢僧,经声隔松院。 啸坐小山南,红药当阶乱。 曲池清且涟,明灭孤亭畔。 蒲叶绿于水,藤花落如霰。 斗酒价十千,春衣聊可换。 【译文】 已经十天没有出门了,出门一看芳草萋萋。远处山峰上的白云在晴朗的天空中缓缓飘动,微风吹来鸟儿在啼叫,叫声也变得有些哀婉。高大的树木夹着宽广的道路
【注释】 省中斋居二首(其二) 省中:在京城中的官署。斋,古代的学宫、官署等处供读书人居住的地方。 城阙:指皇宫城门。沈沈:幽深的样子。禁漏:指宫中报时的漏壶声。迟,慢。 揽衣:整理衣裳。起视:起床后起来看看。夜何其:夜晚有多长?何其,多么。 满庭:整个院落。凉月:清冷的月亮。诗怀:即诗情,指作者所思。惬:满足。 一树:一棵树上的叶子。清风:凉爽的风。梦知:梦中知晓。 【赏析】
注释:我居住在湖边的小村子里,与世无争,过着隐居的生活。我欣赏竹子的美,看到竹子生长在邻家,却不去问这是谁家的,因为我知道这是大自然的赐予。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以“屏居湖上村”开头,点明了自己的居住环境和心境。接着通过“相携尘外侣”和“看竹过邻家,不问谁为主”两句,展现了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诗人欣赏自然之美,不计较得失,不攀比高低
招隐山楼看月 长啸翠微半,山月忽东上。 松际露清光,揽之不盈掌。 欢友两三人,开窗坐闲敞。 宿鸟赴幽期,飞泉递清响。 有酒旨且馨,有月皓以朗。 长吟招隐诗,临风寄遐想。 公子归去来,山中瑶草长。 【注释】 1. 长啸:大声呼唤。 2. 翠微:青翠的山色。 3. 松际:指树梢之间。 4. 宿鸟:栖息在树上的鸟儿。 5. 幽期:指隐居的生活。 6. 清响:清脆悦耳的声音。 7. 酒旨:美味佳肴。
【注释】 省中斋居 其一:在官府的书房。 初闻昼漏报升衙,退食从容日未斜:听到更夫报晓,知道要上朝,于是退食(午饭)后心情从容,太阳还没有落山。 退食:中午吃饭。 退食从容:指时间过得慢,悠闲自得。 日未斜:太阳还没有斜。 闻访同心过别署:听说有人来看望同僚。 过别署:来访。 笑看驯鸟啄庭花:看到鸟儿在庭院里啄食花朵,笑着看着。 驯:驯顺、听话。 庭花:庭园里的花朵。 【译文】 初闻更夫报晓声
东郡道中早行 鸡鸣庭树晓,漏断晨星疏。 浓霜白于玉,皎皎涂阶除。 揽我征衣裳,出门复驱车。 数里始辨色,井屋炊烟初。 日气结朝霞,绛色横扶馀。 已欣远怀旷,复欢尘眼舒。 马嘶驿楼近,晨风吹白榆。 计程尚千里,岁晏归吾庐。 注释: - 《东郡道中早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李颀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清晨从家中出发,经过东郡的道路时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