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
【注释】 ①杂霰:指雪花。萧骚,形容风声。②破屋:指破旧的屋子。高:高大。③羊羔:羊肉。④少年歌舞梦:指年轻时的舞会和宴会。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所作,写于大历三年(768)。时年五十四岁的诗人,流落异乡,生活穷困,心情郁闷;又逢岁暮,故有感而发。 “随风杂霰落萧骚,破屋难禁一尺高。”首句起得突兀而有力,以“萧骚”二字状风声,既写出了雪的狂烈,又写出了诗人的悲凉。次句承上句
【注释】断冰:冰块断裂。漾漾:浮起的样子,形容水波荡漾。渡头:桥上。鹔鹴(lùn):一种皮毛,用它做衣服。典:借。鹔鹴:皮毛,用来御寒的衣服。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诗人在杭州任刺史时所作。诗人登楼远望,见雪中鸥鹭立于断冰之上,偶尔有渔夫涉过桥头,诗人遂以浊酒解闷。诗人以“老夫不典鹔鹴裘”自比陶渊明的归隐,表达了诗人欲归隐山林的志向
【解析】 “岁晚滕神故作威”的意思是:时至岁暮,滕王本为显贵之人,却故意摆出威严姿态。“痴儿禁得双骹(jiān)冷”的意思是:痴愚的人承受不了寒冷的侵袭,只能独自立在梅树边等待那归巢的鹤鸟。“独立梅边待鹤归”的意思是:他只能孤独地站在梅树边,等待着归巢的鹤鸟。 【答案】 译文: 一年将尽了,滕王阁作为地方官员仍然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把冰雕玉琢般的雪景剪裁成各种飞禽走兽,不停地展示他的才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夏圭的山水画以简练著称。“夏圭丹青世无敌,远近淡浓归数笔。”夏圭的丹青技艺无人可敌,无论是近景还是远景,无论是浅淡还是浓重,都只需几笔就勾勒出来。 “青山峨峨树童童,高泉一派飞白虹。”“青山”是山峦起伏连绵不绝
云鸿为宁夏舍人张通之赋张君志高远,有若云间鸿。 凌风鼓六翮,矫矫摩秋空。 万里簉鹓鹭,燕雀安能从。 况乃将门子,伟然才且雄。 腰悬三尺剑,手挽六钧弓。 蔚为西土英,所蕴惟丹衷。 誓将事明主,岂止分寸功。 天朝资羽仪,赞治歌时雍。 下视斥鴳辈,栖栖但蒿篷。 为赋云鸿诗,勖哉慎始终。 【注释】 1、云鸿:即《归雁》诗中的大雁,这里借指张通之。 2、宁夏:《元史·地理志》称“宁夏路”
这首诗是杜甫的《雪中登楼》,其中“贵贱交游元不少,夜深谁泛剡溪船。”这句诗的意思是:无论富贵还是低贱的人,朋友交往都不少;夜深了,有谁能乘着剡溪的小舟呢? 注释: 1. 东家:指诗人的邻居。 2. 费尽床头子母钱:形容酒量好。子母钱是一种古代货币单位,这里用来形容喝酒的费用。 3. 剡溪:一条流经浙江嵊县的山沟水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描绘了邻居家的美酒
责子效陶彭泽 七十吾已衰,两鬓飒然白。 家贫寡生理,仅有三亩宅。 儿痴不知书,颇能勤稼穑。 常恐遇饥岁,租庸官府迫。 忧来且倾酒,醉看南山色。 译文: 我已经七十岁了,两鬓已经变得斑白。 家境贫穷,没有其他生计,只有三亩地的住宅。 儿子愚笨,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是他非常勤劳,善于耕种劳作。 我常常担心会遭遇饥荒之年,因为官府的租税和徭役的压力而无法承受。 忧愁袭来的时候,我会喝上几杯美酒
【注释】 登楼望湖:登到楼上去远眺。 白战:即指白诗,这里泛指诗歌写作。 砚己冰:比喻诗人的才思敏捷。砚冰,砚台结了冰,比喻才思敏捷。己,自己。 案头饥鼠乱窥灯:案头,书桌上。饥鼠,饥饿的老鼠。窥灯,偷看灯火。 支离瘦影跏趺坐:支离瘦弱的影子坐着。支离,瘦弱的样子。 好是:正是、真是的意思。戴发:僧人头顶的头发被剃去,露出秃头。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僧人在雪夜中登楼眺望,见湖上诸作后,感慨万千
【注释】 绕禁宫:环绕着皇宫。树分晴色映帘栊:树影在晴天里映在帘子上,分外清晰。玉堂西畔:指宫中的美玉之堂的西边。微香度:淡淡的香气。太液风:指太液池的水风。 【赏析】 《馆中春日》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宫中景色,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云外青山绕禁宫”,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青山如黛,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注释: 梦骑白凤挟飞仙,下视齐州九点烟。 梦见自己骑着白色的神凤,带着仙人在天空中飞翔,俯瞰着下方的齐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有九座山峦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如同九点烟雾一样。 赋就晓寒残月里,觉来忘却衍波笺。 我在梦中吟咏赋诗,等到醒来时已经忘记了纸上的文字,因为当时是清晨寒冷时分,只有残月和微薄的月光相伴,我无法记住任何诗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晨光初照之时登楼观景的情景